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金 » 财经要闻 » 正文

CPI恐再创新高 中国本周末迎来升息敏感窗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07   浏览次数:73
核心提示:  有分析师指出,中国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升幅创出25个月新高,下周一(12月13日)将公布的11月CPI可能将再度创出新高
  有分析师指出,中国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升幅创出25个月新高,下周一(12月13日)将公布的11月CPI可能将再度创出新高,甚至升幅恐超过5%,加之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五明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参考中国央行(PBOC)此前在CPI公布日之前升息的"惯例",本周末前后中国将迎来一个升息敏感窗口。

  中国证券报(China Securities Journal)周二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下周一将公布CPI等宏观经济数据,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届时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具体内涵将更加明朗。报导引述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尤其是两周内升息的可能性较大,但也有观点认为,央行对年内再次升息仍将持谨慎态度。

  报导指出,10月,央行在CPI等经济数据公布前启动了升息按钮。由于11月CPI数据将于下周一公布,考虑到央行在升息决策上慎之又慎,本周末前后可能是年内最后一个升息敏感窗口。今年以来,在成本推动和输入型通胀的共同作用下,CPI持续走高,已连续10个月出现实际负利率。

  中国10月CPI同比上涨4.4%,创出25个月新高。11月宏观经济数据则拟定于下周一发布。根据权威媒体综合30多位分析师预测结果显示,11月CPI的预测中值为年率上升4.7%。

  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五明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意味着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11月CPI涨幅将达4.8%左右。这一变化已完全背离CPI的正常季节波动规律,呈现出食品和非食品同涨态势。预计明年上半年甚至全年,CPI都可能持续高企。面对持续向上的CPI,需要以升息来表明监管层坚定的反通胀决心。

  鲁政委表示,不一定是本周末升息,预计7日到18日都有可能。

  他认为,央票利率的价格引导功能已经丧失。即使是发行利率持续走稳,也难以改变市场升息预期。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也倒逼中国央行升息。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11月份CPI升幅为5.1%,12月将有所回落,但明年春节前后CPI涨幅压力仍然很大,本周末升息可能性很大。

  李慧勇说道:"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定调,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这一转变将更多应体现在利率方面。"

  中国证券报还指出,持央行对升息保持谨慎观点的人士则认为,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还需观察。为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政策祭出"组合拳",除了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外,近期发改委等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周日指出,12月CPI涨幅不会"破五",而且会低于11月。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需在未来12个月内"至少"升息3.00%,从而保护储户利益不受通胀加速的损失。

  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为了确保稳定和抑制通胀,中国政府有必要补偿储户,让他们对银行储蓄感觉舒服。但升息步伐不应过快,应以每次0.5-1个百分点为宜。"300个基点的升息幅度意味着利率要从当前的2.5%上调至5.5%,将是1998年3月来最高的利率水平。

  瑞信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的预估显示,中国CPI增幅将在2011年年中时达到6.2%的水平,10月份涨幅为4.4%。

  大华银行(UOB)的经纪业务子公司大华继显证券(UOB Kay Hian)周一表示,预计中国央行将在今年12月上调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并在2011年再升息3至4次。

  大华继显证券预计,到2011年底,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由当前的2.50%升至3.50%-3.75%,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4.14%。

  该机构说道:"CPI对于利率走向至关重要。当前主要通胀压力来自于食品价格上涨。政府正运用行政力量来抑制价格上涨。然而,考虑到冬季的到来,以及人力成本的上涨,食品价格涨势难以明显放缓。"

  大华继显证券预计,CPI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或者第二季度见顶,随后逐渐走低。预计2011年CPI升幅达到3.5%-4.0%,2010年预计为3.2%。
 
 
[ 黄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金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