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周一(12月13日)头版文章报导称,中国明年货币环境不会比今年更紧。该报曾准确预测了上周五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
报导称,货币政策由"适当宽松"转向"稳健"的宣示,并不表明转变刚刚开始,也包含了对过去措施的追认。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内防通胀将成为首要任务,但明年信贷料不会被大幅压缩,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在管理流动性方面,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都有上调空间。
该报导称,关于2011年,目前人们预期新增贷款规模在人民币6.5万亿元至7万亿元之间,较2010年人民币7.5万亿元的目标最高下降13%。今年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同比下降22%,2009年为人民币9.6万亿元。
报导称,显然,2011年的信贷收缩幅度弱于2010年。
报导同时指出,中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到达与稳健货币政策相匹配的程度;中国目前已6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8.5%,为20年来的最高水平。
鲁政委表示,2011年的新增信贷不会出现大幅压缩,M2可能被确定为16%,新增信贷约7万亿。如果这样,地方融资平台给银行造成的风险将大幅下降。
报导还称,由于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计划推动更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中国当前加息受到制约。
报导称,分析师曾预测年内央行会有几次加息行动,但时至今日,央行只在10月份动用了一次。
诸建芳则称,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的回落,应是"稳健"题中之意。今年的M2增长率可能超过18%,而明年很有可能控制在16%左右,信贷将收紧。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明年的信贷目标将在7.5万亿左右。
11月CPI创出新高,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预计明年会有两至三次加息。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会根据外汇占款压力大小等因素继续上调,不存在限制性目标。
明年人民币还将有小幅升值,幅度可能会在5%左右。对于人民币升值加剧流动性压力,政策上会有整体把握,货币政策、热钱控制等组合拳将有效控制流动性。
报导称,货币政策由"适当宽松"转向"稳健"的宣示,并不表明转变刚刚开始,也包含了对过去措施的追认。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内防通胀将成为首要任务,但明年信贷料不会被大幅压缩,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在管理流动性方面,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都有上调空间。
该报导称,关于2011年,目前人们预期新增贷款规模在人民币6.5万亿元至7万亿元之间,较2010年人民币7.5万亿元的目标最高下降13%。今年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同比下降22%,2009年为人民币9.6万亿元。
报导称,显然,2011年的信贷收缩幅度弱于2010年。
报导同时指出,中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到达与稳健货币政策相匹配的程度;中国目前已6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8.5%,为20年来的最高水平。
鲁政委表示,2011年的新增信贷不会出现大幅压缩,M2可能被确定为16%,新增信贷约7万亿。如果这样,地方融资平台给银行造成的风险将大幅下降。
报导还称,由于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计划推动更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中国当前加息受到制约。
报导称,分析师曾预测年内央行会有几次加息行动,但时至今日,央行只在10月份动用了一次。
诸建芳则称,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的回落,应是"稳健"题中之意。今年的M2增长率可能超过18%,而明年很有可能控制在16%左右,信贷将收紧。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明年的信贷目标将在7.5万亿左右。
11月CPI创出新高,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预计明年会有两至三次加息。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会根据外汇占款压力大小等因素继续上调,不存在限制性目标。
明年人民币还将有小幅升值,幅度可能会在5%左右。对于人民币升值加剧流动性压力,政策上会有整体把握,货币政策、热钱控制等组合拳将有效控制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