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行情回顾】
12月伦敦金开盘1385.90美元,収于1420.65美元,盘中最高1430.55美元,最低1362.04美元,全月上涨2.52%,月线呈中阳,从7月后连续5月飘红。尽管盘面给出信息较为乐观,较长的下影线说明行情并非一帆风顺。实际上,12月的金价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合力影响,震荡上行是大概趋势,并非如此前分析的年末大量买盘会轻易推高金价。
【基本面分析】
进入12月后,美国的经济复苏状况在悄然变化。早在月初,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PMI同时上涨曾一度宣告了全球经济的强劲归来,但欧洲债务危机的余波及美国随后公布的非农数据一度让经济形势再次亮起红灯,遭到市场质疑。可从中旬开始,数据的频频转好还是逐渐树立了市场信心。
美联储在月中确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先是在早些时候产生过QE3的预期,那是基于当前流动性仍不足以刺激经济的情况下采取进一步措施的假想,而后又出现了QE2可能提前结束的呼声,理由是美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规,加息可能会提前到来。尽管预期会随着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但两种态度的对比反映了美国经济或许会在不知不觉中王者归来。调高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却谨慎表示短时间不改低利率,这和美联储的风格有些出入。
在此前的评论中,我们曾分析过,不同的执政党有不同的政策导向,经济刺激措施也是如此。奥巴马和民主党既然在中期选举实质性失利,共和党的政策意向必然会跃然纸上。妥协通过关于延长减税政策,这恐怕还是开始,未来两年可能会有诸多与奥巴马执政前半段截然不同的政策出台。关于减税,在减少国民负担的同时牺牲着本国的财务状况,而作为赤字过高的美国,延长减税将更加伤筋动骨,权衡利弊,市场给出的更多的是积极的声音,而实际效果可能在QE2结束前都难有答案。短时间内可谓不痛不痒,民主党的妥协也不伤面子。
欧债危机在12月初还一直让市场提心吊胆,当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由于信用危机走入视野后,一度提振了美元和黄金的走势,但随后这条线索却突然“断链”了。从希腊危机好转以后,欧元区的诸多个体也就不好不赖的活着,隔三差五的爆料会是市场避险情绪时不时成为黄金炒作题材,审美疲劳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偃旗息鼓一段时间未必是坏事,何况目前摆在桌面的是不少欧元区国家将面对新年的新一轮融资偿债问题,相信不用多久,财务曝光和援助请求又会出现,这倒是黄金多头愿意看到的利好。
2010年中国的黄金储备排名第六,总量还算可观,但所占外汇储备比例仍然太小,就跟从GDP总量和人均判断一样。而实际上,虽然黄金作为储备资产,抵御风险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目前购入黄金,成本确实过高。进入12月后,人民银行针对国内愈发严重的通胀问题开始加大调控力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手段的结合使用,迫使大量资金流出,金价屡次被打压,尽管央行为了减少市场波动,尝试将消息搁置周末公布,但影响依然很大,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在黄金市场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国内首只黄金基金——诺安基金的正式发行,也代表着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投资者的热情是很高的,这也为日后ETF的正式登陆提供了基础。
年末时分,朝韩危机的进一步升级为黄金市场带来了区域政治的因素,美国更是派遣3艘航母参与其中,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有限,但并不妨碍紧张期间对金价形成一定支持。全球黄金ETF在2010年持仓量呈上升态势,但12月却有所下滑,金价的高位运行让投资机构态度也较为犹豫。
【技术面分析】
日线上,金价在12月震荡上行,总体维持了8月以来的上升通道,均线组保持向上运行。布林带曾在月初冲击高点时迅速放大,随后伴随震荡调整收窄,中轨大致为全月价格运行提供支撑。
月线实体的下影线明显长于上影,一方面显示了下方买盘的积极性,低位不断有多头进入,一方面也说明布林带上轨的阻力制约金价形成更进一步的上涨趋势。
另外美元的走势也需要密切关注,12月美指整体弱势,震荡下行的调整是主要趋势,介于美元的货币政策将持续不短时间,美元偏弱也是情理之中,但需要注意,区间未破前,美指随时可能发生反弹。
【总结与预测】
从金价12月的走势来看,趋势得以维持,各大机构在年末对金价的未来预期也再度抬高。但实际上12月的走势并非如往年,由年底大量实物买盘为主力军推动价格,所以2011年初即便中印等国仍处消费旺季,金价发展却有诸多变数。
由于年底价格已经运行至历史高位,对实物消费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面对高企的价格,部分消费者选择了观望或者是替代品。
从影响金价运行的两方面来说,欧债危机的延续和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弱势美元以及紧张的朝韩局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利好因素,而中国央行可能进一步加息的行动及美国逐渐复苏的经济带来的对高风险投资品种的偏好转移会是利空因素。因此黄金的走向仍是一个博弈的结果。
就新年的头几个交易日观察,美元大幅反弹,主要就是经济复苏预期的加强,而金价也被迫高位回调,这样的走势也许有些扫兴,但却提醒投资者,牛市再牛也会有跌的时候,控制好投资风险才是头等大事。
金研室:郑磊
12月伦敦金开盘1385.90美元,収于1420.65美元,盘中最高1430.55美元,最低1362.04美元,全月上涨2.52%,月线呈中阳,从7月后连续5月飘红。尽管盘面给出信息较为乐观,较长的下影线说明行情并非一帆风顺。实际上,12月的金价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合力影响,震荡上行是大概趋势,并非如此前分析的年末大量买盘会轻易推高金价。
【基本面分析】
进入12月后,美国的经济复苏状况在悄然变化。早在月初,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PMI同时上涨曾一度宣告了全球经济的强劲归来,但欧洲债务危机的余波及美国随后公布的非农数据一度让经济形势再次亮起红灯,遭到市场质疑。可从中旬开始,数据的频频转好还是逐渐树立了市场信心。
美联储在月中确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先是在早些时候产生过QE3的预期,那是基于当前流动性仍不足以刺激经济的情况下采取进一步措施的假想,而后又出现了QE2可能提前结束的呼声,理由是美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规,加息可能会提前到来。尽管预期会随着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但两种态度的对比反映了美国经济或许会在不知不觉中王者归来。调高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却谨慎表示短时间不改低利率,这和美联储的风格有些出入。
在此前的评论中,我们曾分析过,不同的执政党有不同的政策导向,经济刺激措施也是如此。奥巴马和民主党既然在中期选举实质性失利,共和党的政策意向必然会跃然纸上。妥协通过关于延长减税政策,这恐怕还是开始,未来两年可能会有诸多与奥巴马执政前半段截然不同的政策出台。关于减税,在减少国民负担的同时牺牲着本国的财务状况,而作为赤字过高的美国,延长减税将更加伤筋动骨,权衡利弊,市场给出的更多的是积极的声音,而实际效果可能在QE2结束前都难有答案。短时间内可谓不痛不痒,民主党的妥协也不伤面子。
欧债危机在12月初还一直让市场提心吊胆,当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由于信用危机走入视野后,一度提振了美元和黄金的走势,但随后这条线索却突然“断链”了。从希腊危机好转以后,欧元区的诸多个体也就不好不赖的活着,隔三差五的爆料会是市场避险情绪时不时成为黄金炒作题材,审美疲劳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偃旗息鼓一段时间未必是坏事,何况目前摆在桌面的是不少欧元区国家将面对新年的新一轮融资偿债问题,相信不用多久,财务曝光和援助请求又会出现,这倒是黄金多头愿意看到的利好。
2010年中国的黄金储备排名第六,总量还算可观,但所占外汇储备比例仍然太小,就跟从GDP总量和人均判断一样。而实际上,虽然黄金作为储备资产,抵御风险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目前购入黄金,成本确实过高。进入12月后,人民银行针对国内愈发严重的通胀问题开始加大调控力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手段的结合使用,迫使大量资金流出,金价屡次被打压,尽管央行为了减少市场波动,尝试将消息搁置周末公布,但影响依然很大,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在黄金市场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国内首只黄金基金——诺安基金的正式发行,也代表着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投资者的热情是很高的,这也为日后ETF的正式登陆提供了基础。
年末时分,朝韩危机的进一步升级为黄金市场带来了区域政治的因素,美国更是派遣3艘航母参与其中,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有限,但并不妨碍紧张期间对金价形成一定支持。全球黄金ETF在2010年持仓量呈上升态势,但12月却有所下滑,金价的高位运行让投资机构态度也较为犹豫。
【技术面分析】
日线上,金价在12月震荡上行,总体维持了8月以来的上升通道,均线组保持向上运行。布林带曾在月初冲击高点时迅速放大,随后伴随震荡调整收窄,中轨大致为全月价格运行提供支撑。
月线实体的下影线明显长于上影,一方面显示了下方买盘的积极性,低位不断有多头进入,一方面也说明布林带上轨的阻力制约金价形成更进一步的上涨趋势。
另外美元的走势也需要密切关注,12月美指整体弱势,震荡下行的调整是主要趋势,介于美元的货币政策将持续不短时间,美元偏弱也是情理之中,但需要注意,区间未破前,美指随时可能发生反弹。
【总结与预测】
从金价12月的走势来看,趋势得以维持,各大机构在年末对金价的未来预期也再度抬高。但实际上12月的走势并非如往年,由年底大量实物买盘为主力军推动价格,所以2011年初即便中印等国仍处消费旺季,金价发展却有诸多变数。
由于年底价格已经运行至历史高位,对实物消费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面对高企的价格,部分消费者选择了观望或者是替代品。
从影响金价运行的两方面来说,欧债危机的延续和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弱势美元以及紧张的朝韩局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利好因素,而中国央行可能进一步加息的行动及美国逐渐复苏的经济带来的对高风险投资品种的偏好转移会是利空因素。因此黄金的走向仍是一个博弈的结果。
就新年的头几个交易日观察,美元大幅反弹,主要就是经济复苏预期的加强,而金价也被迫高位回调,这样的走势也许有些扫兴,但却提醒投资者,牛市再牛也会有跌的时候,控制好投资风险才是头等大事。
金研室: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