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天时间,山东男子宋荣贵在发现银行黄金买卖交易系统存在漏洞后,利用该系统漏洞买卖黄金超过2100千克,获利2100多万元!但随后这两千余万巨款很快被开户银行,以“不当得利”为由划走,而他也被银行告上了法院……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黄金第一案”做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2006年5月30日,男子宋荣贵从外地携款2.7万出差到济南,在济南某银行开设黄金买卖账户,采用电话银行方式做黄金买卖交易。6月底,宋荣贵要回外地,他在走之前进行电话委托。当时黄金价为每克160元左右,宋荣贵输入了参考价145元。5天后,宋荣贵归来后发现委托竟成功了。宋荣贵开始输入远低于即时正常黄金价格的买入价格,并逐渐探底。共买入交易65笔,卖出交易61笔,获利2100多万元。仅十天,从穷小子变成了千万富翁。8月3日,巨额收益被银行划走。
2007年4月17日,宋荣贵把工行告上法庭,后被银行反诉。2008年4月11日,“中国黄金第一案”一审在济南市中院开庭。2010年9月,济南中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银行撤销126笔交易的诉讼请求。日前,山东省高院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新闻背景
“其轰动性不亚于许霆案”
当事法官褚飞告诉记者,由于这是当时银行业第一起因为“纸黄金”系统漏洞引发的诉讼案件,且涉案金额巨大,引起了关注,并被冠以“中国黄金第一案”,而该案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轰动,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还将其与发生在深圳的“许霆案”相提并论。
此案也引起极大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笔一笔的交易,经过一个受理、审查、确认的过程。我获利了,就是不当得利?那么我如果赔了,银行也会负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