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金 » 金市直播 » 正文

黄金挂钩理财产品 小心银行和你对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29   浏览次数:26
核心提示:4月以来,随着国际黄金价格暴跌,投资界又产生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大妈。她们在横扫黄金实物的同时,也大量购买与银行挂钩的黄金理财产
4月以来,随着国际黄金价格暴跌,投资界又产生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大妈”。她们在横扫黄金实物的同时,也大量购买与银行挂钩的黄金理财产品。

  不过,想通过黄金理财产品分享这场“黄金盛宴”的“中国大妈”或许并不知道,购买这些产品其实是和银行的一场对赌。

  收益率被故意缩水

  近日,家住水岸华庭的谭秀芳购买了一款“人民币90天黄金挂钩产品”。

  这是一款到期收益与伦敦现货黄金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起购金额5万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期限3个月。

  理财经理告诉谭秀芳,她购买的这款理财产品要想获得8%的预期最高收益,国际黄金价格得达到每盎司1413美元,否则收益率只有0.1%。

  也就是说,谭秀芳投入10万元,到期若国际黄金价格达到或超过每盎司1413美元,她就能赚8000元,否则只有100元。

  “这款理财产品,其真正的最高收益远不止8%,应该是10%、12%甚至15%。”中国注册金融师何振省对记者说,很明显,发售机构隐瞒了真正的收益水平。

  设计有陷阱

  为什么投资者的收益会“被缩水”?

  “因为这类产品是保本型的,产品设计简单,很容易让发售机构吃亏。”何振省说,在承诺投资者保本的情况下,银行只能拿投资者的一部分资金去购买产品期权,这样可以降低风险,投资者的收益自然也受到“挤压”。

  “相当于收你10元钱,可能只拿了5元去买这个产品的期权,剩下的5元用于其他渠道的投资。”银行理财师吴建波说,一些银行将投资的钱分投多个渠道,目的是锁定自己的高额回报。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的投资者不会了解到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

  “预期最高收益最后可能变成一个诱饵,投资者投了很多钱,但并不清楚自己真正买了什么理财产品。”在何振省看来,单一性的挂钩黄金理财产品都存在“高金价、低收益”的设计陷阱。

  “如果目的在于分享黄金的高收益,最好直接去投资实物黄金。”东亚(中国)财富管理部陈柏轩认为,即使金价上涨,挂钩黄金理财产品也不一定赚钱。

  实现最高收益较难

  那么,目前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如何?

  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类结构性产品的发行总量为58款。从预期收益率来看,外资银行相对较高一些,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外资银行所发产品普遍期限在1年及以上有关。中资银行所发产品大多集中在40天、90天和180天左右,收益率相对较低。

  何振省表示,目前到期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很多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这和银行的产品设计不无关系。

  “普通个人投资者不要参与黄金期货、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永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衍生品利用杠杆操作的模式和强行平仓的机制,很容易让基础知识不到位的个人投资者血本无归,“老百姓对于搞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做,对于专家的分析也不能盲从。”

 
 
[ 黄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金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