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国也有大机构来做市,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而中国居民和国家对黄金(1333.00, -5.20, -0.39%)的强大需求是最有力的支持。
据悉,上海黄金交易所即将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名为“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的子公司,推出黄金国际板交易。交易将使用人民币定价,并且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相关合约包括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中的黄金合约以及迷你黄金合约。不同的是,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现有黄金现货交易均为实物交割,而黄金国际板的黄金交易均为现金交割。业内人士认为,黄金国际板用人民币定价而非美元定价,将有利于我国黄金定价权的提升,并摆脱全球黄金市场中“跟随者”的角色。
这就牵涉到为什么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却没有黄金定价权的问题。因为金价的决定力量并不是数量,而是金钱。在市场上,谁的钱多,谁说话就算数。
为此,中国必须打造一个世界顶级的交易环境,这个全球最大的黄金市场才有可能实现对金价的话语权。
目前,世界最大的黄金市场一个在伦敦,另一个在纽约。
伦敦金银市场其实只是一个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是一些做市商与采金商、用金企业、大投机商等交易,每年成交量高达15万吨。纽约则主要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交易,每年的成交量也有12万吨。而上海黄金交易所一年的成交量不到1万吨。
其次是黄金交易的集中度。在伦敦和纽约参与交易的多是大型机构,它们拥有大量资金,往往引发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例如,2013年4月1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大空头一次抛出的空单就高达300吨,导致金价在3天内每盎司下跌了200多美元。中国黄金市场上参与的人虽多,但缺少大笔交易。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上海正好处于全球各时区的第三极,与伦敦和纽约互补。但是,中国的黄金交易量始终不够高,甚至还不如上个世纪30年代在世界上第三的排名。
当今大量黄金从西方流向东方,但是要经过若干中转站。开采商地下采出的黄金在冶炼后往往要先到伦敦,再经过苏黎世和香港,才能到达国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内对金锭的要求不同。
国际市场上更多交易的是虚拟黄金,而不像上海黄金交易所以实金交易为主。例如,伦敦市场交易的大多是非指定账户的黄金,也就是没有具体物理参数的黄金;而指定账户的黄金占比相对较小。
再有就是国际黄金市场交易主要使用美元,包括伦敦定盘价,也使用美元、欧元和英镑。这次黄金国际板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从长远来说可能有益,但目前肯定会限制交易的规模,因为人民币还不能与美元自由兑换。所以,其交易发展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实现比较大的成交数量和金额。
我们一方面要发展交易场所,另一方面要发展大客户,只有中国也有大机构来做市,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而中国居民和国家对黄金的强大需求是最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