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黄龙玉争论不断 玉石新宠备受业界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05   浏览次数:153
核心提示:6年时间,从几十元一卡车到现在万元一公斤。在名声大噪的背后,关于黄龙玉的争论也一直未曾间断。  2010年12月30日在黄龙玉原
6年时间,从几十元一卡车到现在万元一公斤。在名声大噪的背后,关于黄龙玉的争论也一直未曾间断。

  2010年12月30日在黄龙玉原产地――云南龙陵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黄龙玉发展论坛上”,来自香港、北京等地和云南本土的玉石专家就黄龙玉的相关问题再次进行了观点碰撞。

  国家珠宝玉石协会首席顾问摩イ太认为,黄龙玉只有达到宝石级(玉级)标准才可称之为玉,否则只算是黄蜡石、观赏石或奇石。在摩看来,黄龙玉视为玉应具备如下标准:首先,“种”要老,即粒度极细且均匀,无石英颗粒存在;此外,“底”要好,有一定透明度,不变色、不起棉或少有棉,达到这两个标准便可视作温润如玉,而如能再有黄有红且色彩均匀者便为上品。

  此观点一出,便遭到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王时麟教授的反对。王时麟称,将石头的组成矿物粒度作为划分标准并不妥当,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他认为,“玉不琢不成器”,界定黄龙玉的关键是要分析玉石原石的观赏价值大小,当原石的观赏价值大于其加工成雕件工艺品的价值时,就应当作为“玉石观赏石”来开发。而事实上,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的玩家将玉石原石作为观赏石来出售。

  王时麟同时表示,当前黄龙玉的分级标准仅涉及了颜色、光泽、透明度、净度和工艺五个方面,缺少了非常重要的质地标准,而光泽分级必要性不大。他建议,可以用质地标准替换光泽分级,具体参数可根据黄龙玉自身特点并参考翡翠分级而制定。

  黄龙玉又称黄蜡石,与和田玉等软玉相比,透度更高、色彩更艳,因其颜色以田黄为主,且盛产于云南龙陵县,故得名为黄龙玉。在作为玉石开发前,仅被视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而从2004年至今,其价格一路高涨,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黄龙玉是继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和绿松石之后的中国第5大玉种。由此也激发了人们的收藏热度,甚至成为投资新宠。不少学者及玩家认为,黄龙玉的品质已臻完美,但由于现世时间太短,文化底蕴还稍显不足。(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