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营销管理 » 经理人 » 正文

彩钻消费虽被看好但短期内难成主流 两大因素成制约发展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2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陈莉   浏览次数:803
核心提示: 近日,珠宝品牌周大福高层对外表示,已与全球最大的天然有色钻石生产商力拓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在大中华区的首个华人特约钻石
 近日,珠宝品牌周大福高层对外表示,已与全球最大的天然有色钻石生产商力拓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在大中华区的首个华人特约钻石商,未来周大福销售的饰品将大量采用彩钻作为原材料。业界指出,高档珠宝中的稀有彩钻日渐成为中国富人追逐的新对象。据悉,中国珠宝市场每年均以两位数快速增长,但高端市场却一直被国外几个品牌商牢牢掌握,国内品牌难以与之抗衡。

  借力海外品牌抢占市场

  潮宏基珠宝副总裁蔡中华表示,中国已有部分消费者具有消费高档珠宝首饰的能力,但如何开拓这不足10%的尖端消费市场,是每个具备实力的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

  面对有很大增长空间的彩色钻石、宝石市场,如何分得一杯羹,对一些没有明显上游资源优势的企业来说,收购一家国外品牌显然盈利更快。金至尊珠宝主席黄英豪认为,海外品牌无论在产品还是品牌形象上,都与本土品牌形成鲜明的区别。据了解,借力海外品牌的同时,借助高端精品旗舰店的开设,在终端消费市场发力,是目前不少企业抢占高端珠宝市场的一种方式。例如,钻石世家、周大福、粤豪都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开设了各自的精品旗舰店。

  两大因素制约市场拓展

  高档珠宝消费在国内虽被看好,但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相关人员指出,短期内不会成为市场主流,主要有两大因素制约其发展:一是企业的短期盈利问题;二是国家鉴定标准有待解决。

  蔡中华认为,高端市场的开拓目标非短期内所能达到,现在所做的各种尝试仅仅是铺垫。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高端市场的开拓,将陷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因为在国内人均拥有珠宝比例不到5%,中间层次的消费者仍然是主流。

  此外,业内人士周先生告诉记者,红蓝宝石等高档珠宝的鉴定标准的缺乏,制约了高档珠宝在国内的发展。与黄金、白色钻石相比,国内彩色宝石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相对透明的价格体系,且没有国家鉴定标准。不过,记者了解到,中国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起草相关的鉴定标准,并有望在未来两年内出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