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 |
本次论坛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企业标准联盟承办。
与会人士指出,金银制品放开以来,中国珠宝生产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产品种类齐全、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珠宝生产体系。形成了大型、特色民营企业为主的中高端珠宝生产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生产中低端珠宝生产企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珠宝市场及加工制造业在世界珠宝市场格局中的地位更是日益显现。
但是,目前我国的工艺和装备水平与国际领先珠宝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珠宝生产企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一些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工艺和装备水平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现代化水平,但总体工艺和装备水平与国际珠宝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生产工艺、自动化和设备及信息集成化等方面。” 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企业标准联盟(MJSU)方面指出。
作为行业内首个致力于贵金属与珠宝玉石饰品相关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实体自愿合作组织,MJSU以整合及协调产业和社会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联盟成员的研发水平和标准化水平为目的,希望积极推动贵金属与珠宝玉石饰品产业的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珠宝消费和生产加工基地,但是目前我国珠宝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还是以低廉的劳动成本及一些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并不多见。”MJSU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低附加值带来的是较低的产出效益。与先进国家珠宝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起来,目前国内珠宝企业的经济效益较低,同样地,在珠宝产品的工艺及新品研发方面,也难以领先。
对此,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邝兵在论坛上指出,只有把行业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才能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整合不同企业生产优势资源、推动珠宝行业与科研机构、其他行业技术交流、提高现阶段珠宝产业技术含量,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技术发展受限于耗材进口?
![]() |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孙仲鸣副院长以“首饰用贵金属合金商业研发现状与趋势预测”为题,介绍了首饰用贵金属合金“金合金、铂合金、银合金”的构成及性能以及商用贵金属的现状,包括金合金的色彩、K金的硬化及铸造性能优化、足金及K金的电铸、木纹金、粉末成型等新材料和新工艺。
孙仲鸣指出,目前商用贵金属的研发热点是 硬化足金,彩色K金,低(无)镍耳环用白K金,贵金属焊药等,而近5~10年的攻关方向,是合金设计均衡稳定的千足硬金,高延展性白色K金,硬化足铂,彩铂、彩银,抗蚀变银,无毒电铸,粉末热压硬金和彩金等。
在加工制造行业,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近年来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十分活跃,新概念、新构想、新方法不断出现,新材料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长足进展,在全新材料体系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金属间化合物的出现。”孙仲鸣说。
只是,目前我国新材料的应用,特别是新型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珠宝企业在新材料的运用与开发及贵金属工艺特性的把握方面还不够成熟,产业技术发展仍严重受制于耗材进口,成本较大。
“目前行业内一批优势企业已经成立了贵金属材料研究室,但相关人才和资金仍然存在缺口,在MJSU成立之后,成员企业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行业标准研制工作,比如由百泰首饰提出的关于黄金手环方面的工艺标准,以星光达珠宝为代表的企业提出负责研制关于钻石镶嵌牢固度的工艺标准,以及以吉盟首饰为主提出的关于首饰补口方面的工艺标准,现在都在研制之中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关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