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海峡都市报6月9日讯(记者 欧阳进权) 我省销售的黄金首饰,有一半从广东采购,而广东省工商局刚公布的黄金、铂金首饰质量监控,合格率仅约50%。(详见:广东黄金铂金首饰合格率仅五成 “问题”首饰或流入福州)针对这种情况,福建宝协昨日下发通知,要求全省的珠宝会员单位对采购自广东的贵金属首饰,特别是K金首饰开展自查自检活动。
发现问题金饰要主动下柜
记者了解到,为了配合全省的金店(专柜)开展自查自检活动,福建戴信珠宝首饰检测公正计量站(福州特艺城)和福建省瑞信珠宝首饰检验站(福州光明城)两家检测机构,将提供免费的检测服务,服务时间从2011年6月15日至30日。不过这项免费检测活动仅限福建宝玉石协会的会员单位,市民此次不能享受免费检测服务。
福建宝协王秘书长说,在自查自检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金饰,金店将做下柜处理,并要求厂家退货,如果退货遇阻,珠宝店可以通知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通报销售问题首饰所在地区的行业组织,并请求协助退货或索赔。
据介绍,现在黄金首饰每克少则300多元,多则420多元。一些小型黄金首饰厂家用低成色冒充高成色黄金首饰,然后低价销售赚钱,由于这些黄金首饰成色较低,即便低价销售,还是有相当可观的利润。而一些零售金店为了省检测费不送检,黄金首饰厂家变本加厉,采取“黑吃黑”的做法,只给96%或95%的成色,甚至更低。
打金店质量问题较严重
从行业协会掌握的情况来看,我省大部分专业金店或专柜的黄金首饰来自深圳的大型企业,如百泰、粤豪、爱得康、金叶等,闽东地区部分金店还与浙江航民首饰合作,因此大部分专业金店或专柜首饰质量稳定。
但是,由于违法成本比较低,一些小型金店做假动力不小。目前全省的黄金首饰店铺有60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专业金店只有600多家,比专业金店小的首饰店有2000多家,打金店则有3000多家。小首饰店和打金店质量问题较严重。
福建宝协王秘书长表示,没有印记的首饰普遍存在含量不足的问题,这样的首饰在城乡接合部和小县城比较常见,市民购买要核对三项印记(厂家代号、材料名称、纯度),这些印记一般刻在首饰内圈上。
□相关新闻
珠宝成本公示法向全省推广
本报讯 昨日连江Ⅱ类金店千足金价格是334.11元/克,比香港KITCO世界黄金现货价格高出了12.56元,这样的加价方式今后将在省内更多地方出现。记者昨日获悉,这样的珠宝成本公示方式在连江试点已满一周年,目前参与的珠宝店已从9家增加到了16家。该模式将在省内陆续推广,宁德的步伐最快,宁德蕉城区已有二十多家珠宝店申请实施成本公示,预计下个月就可以推行。
据了解,连江Ⅱ类金店千足金首饰成本价为12.56元/克(不含黄金原料价,I类店为17.56元/克),包括税费、资金占用、劳资、店租等。在对外销售时,除了原料价和成本价,金店还会根据工艺复杂程度另外收取加工费。Ⅰ类金店的标准是珠宝首饰具有品牌附加值,经营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黄金首饰在10公斤以上,购物环境良好,投资在350万元以上。Ⅱ类金店的标准是经营面积在50~20平方米之间,购物环境一般,投资在100万元以下。如此一来,珠宝业也像酒店业那样按环境和服务好坏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