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南京)中心,记者碰到了一位前来鉴定的张女士,她介绍,她十天前才买的一根金项链,放在珠宝盒中,结果没几天上面竟出现了划痕,她怀疑成色有问题,可是商家就是不认,于是就气呼呼地来到这里鉴定。国家级注册珠宝师蔡薇一听完介绍就告诉她,这与商家无关,是消费者不懂得首饰保养:“首饰保养,你别把黄金跟钻石戒指放在一起,因为硬度不一样,万一碰撞,金属表面肯定会有划痕。”
蔡薇说,现在人们对珠宝玉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消费误区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和田玉和黄金的认识,“和田玉不一定是在和田的,现在国家对和田玉的标准是,“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就是说不是和田玉也可以叫做和田玉。黄金的话,很多消费者用了以后,会发现上面有白点,怀疑是成色不足,但是我们查了以后没问题。那是什么原因?是化妆品、沐浴露等化学品产生的。”
质监部门还表示,目前消费者关于在境外购买珠宝饰品的投诉也呈上升趋势。对此,蔡薇提醒,如果在境外购买珠宝,务必要注意两点,“比如说,他承诺的祖母绿的项链,但它在收据上就写了两个字“项链”,这个时候你拿到手必须要让他注明。证书也很重要,在国外购买的时候,卖给你的有可能是合成品,但是他是用英文或者用其他语言来注明,但是他销售的时候,它不提这个词,消费者不知道那个英文就是那个意思,导致他就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