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展会创新造就珠宝产业集群效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30   浏览次数:472
核心提示: 大运余热还未散尽,又一场盛会享誉世界的深圳国际珠宝展暨2010深圳珠宝节,将于9月14日登台亮相。 深圳商报记者 何 鑫  据组
 大运余热还未散尽,又一场盛会享誉世界的深圳国际珠宝展暨2010深圳珠宝节,将于9月14日登台亮相。

 

展会创新造就珠宝产业集群效应

 

深圳商报记者 何 鑫


  据组委会介绍,2011深圳国际珠宝展展览面积达52500平方米,展位2500个,将有来自国内外的1100家参展商齐聚深圳,更将吸引全球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4万名专业买家莅临参观、洽谈和交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提升,深圳国际珠宝展已经成为不仅是规模上的第一展,更是在内涵上的中国珠宝第一展。”深圳会展业专家评述说。

  深圳珠宝产业在珠宝展的推动下为何品牌汇聚、傲视群雄?从珠宝展的发展历程上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一探其成功的秘诀。

  构建产业交易平台

  从“三来一补”到品牌创新,从“手工作坊”到现代设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珠宝业已成为中国珠宝首饰业最大的制造中心和交易中心、国际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料采购中心。

  “可能你很难想象,如今的深圳珠宝展,首届举办时面积仅数千平方米,总参展企业也不过200家。”组委会秘书长杨绍武对记者说。

  杨绍武介绍,由于深圳集中了大批珠宝首饰生产加工企业,所以无论是生产技术、设备还是研发、生产能力,均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深圳适合举办大型专业珠宝展。当时的这一决定成为今天中国珠宝第一展的定音锤。

  他说:“在以后展会发展历程中,珠宝展以出色的交易量,直接成为高效实用的珠宝首饰批售通道,然而展会更大的作用还在于其开通并加强了行业产与销环节的联系,构架了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桥梁。”

  今天,国内几乎所有的珠宝首饰零售终端,基本上都与展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即便是生产原材料供应商卡蒂亚和宝沣隆公司负责人在谈及该展览会的作用时,也无不感慨地认为,深圳国际珠宝展为参展企业带来了大量客户,是任何企业单独努力所做不到的。

  创新展会运营模式

  据悉,今年的珠宝展除了深圳会展中心主会场,金光华广场、万象城、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各星级酒店等十多个分会场将同期开展。

  “展览会除了规模效应还有一个品质效应,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提升展会品质,才能真正服务于客户,立于不败之地。”深圳市会议展览业专家这样认为。

  深圳珠宝展在实践中进步。“每届展会完毕,组委会都会总结成功与不足,从而让下一届展会做得更好。”深圳珠宝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浩告诉记者,通过展会实际举行情况,主办方将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在实际展会结束后第一时间通知各参会展商,不让企业供销脱节。

  特别是自2006年开始的“一展一节”的活动,提升了深圳珠宝产业水准、扩大了终端零售。深圳市珠宝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晓飞介绍说,展会的创新每个行业都不一样,珠宝展利用深圳的产业优势,打造的“一展一节”在整体营销上为全国会展业首创。“一展一节”立足珠宝产业、紧扣市场行情、贴近消费群体、普惠各界民众,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了深圳珠宝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快了深圳由中国珠宝制造之都向设计之都和创造之都的华丽蝶变,强化了深圳作为中国珠宝的龙头地位。

  铸造产业品牌群

  截至2010年底,深圳珠宝全行业注册各类珠宝公司超过2300多家,自有品牌2400多个,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年加工总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已拥有26个中国名牌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珠宝名牌之都。

  “这些珠宝品牌的建立,又是对珠宝展这个共有品牌的高度肯定和支撑。”深圳会展业分析人士认为,一个展会如果没有核心的参展品牌和龙头企业参展,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展览会,更不能称之为品牌展。

  在深圳珠宝展持续推动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2004年8月成立,目前,在集聚基地内有1600多家黄金珠宝类生产经营单位。

  由于近两年珠宝展在推广品牌、汇聚产业集群方面的力度加深,以罗湖区水贝片区分会场为核心的区域汇集了超过2300多家各类珠宝企业,已建成了14个大型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和珠宝批发专业市场,占中国内地全年销售额的70%以上,其中黄金、铂金、钻石加工量均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和钻石交易所全年成交首饰用量的90%以上。

  “没有珠宝展,没有产业集群,就不可能产生多达26个的中国名牌珠宝品牌,也没有这个产业今天的辉煌。”深圳会展业资深专家肯定地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