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甘肃质监局抽查:贵金属珠宝玉石勉强过半合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01   浏览次数:556
核心提示: 记者昨日从省质监局了解到,二季度,我省对生产和销售的地毯、美容美发器具、音响、运动服、贵金属、珠宝玉石、工艺品、鞋、眼
 记者昨日从省质监局了解到,二季度,我省对生产和销售的地毯、美容美发器具、音响、运动服、贵金属、珠宝玉石、工艺品、鞋、眼镜、化妆品等9类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443家生产(经销)企业的823批次产品,产品抽样检验质量合格率为72.1%。
 甘肃质监局抽查:贵金属珠宝玉石勉强过半合格

  此次省质监局共抽查了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天水、甘南、临夏等10个市(州)220家流通企业经销的466批次贵金属、珠宝玉石产品,产品抽样检验合格率仅为58.4%。

  -相关链接

  贵金属一口价多是“虚高”

  据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抽产品整体质量状况,基本反映了我省流通企业经销的贵金属珠宝玉石的真实质量水平。

  其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以低档玉石品种冒充高档玉石品种、珠宝玉石经染色或充填处理按天然珠宝玉石销售、虚标钻石质量及提高钻石等级等;贵金属产品的重量不足或纯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一些铂金、K金饰品不标重量,实行一口价,高出正常按克销售价格的1.5倍或者更高,属违规行为;我省珠宝经营市场所采用的鉴定证书来源较多,但检验质量水准不一,特别是部分检测机构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出具鉴定证书,致使珠宝玉石产(商)品实物名称与鉴定证书命名不吻合,存在样品标识信息与鉴定证书内容不一致等现象;一些企业的经销人员把钯(Pd)金饰品介绍成白金(铂金Pt)饰品,把人工合成立方氧化锆介绍成天然锆石,把人工合成红宝石介绍成天然红宝石或红刚玉,把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介绍成翡翠A货等,造成市场的不规范和混乱。

  在本次抽查中发现不合格产品中85%是因为标识不合格。据介绍,天然品质珠宝玉石与处理过的珠宝玉石,在价格上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消费者主要靠标签标识来识别,经销的产品是否有标签标识、经销商是否如实标注标签标识内容都会对消费者消费产生影响。因此,标签标识规范与否,对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规范珠宝玉石市场经营秩序和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从此次抽查情况来看,我省大部分贵金属珠宝玉石经营企业,尤其是在古玩城等批发、零售市场内的经营者对相关标准规范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正确标注标签标识内容,这也是造成我省珠宝玉石经营中无标签标识或标签标识不规范情况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