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珠宝企业频陷“质量门” 是偷工减料还是检测不科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23   浏览次数:631
核心提示: 香港周六福、金六福、金凤祥、谢瑞麟等珠宝知名品牌近日登上广州市工商局的黑榜。  目前,几乎所有国内珠宝企业都陆续登过工
 香港周六福、金六福、金凤祥、谢瑞麟等珠宝知名品牌近日登上广州市工商局的“黑榜”。

  目前,几乎所有国内珠宝企业都陆续登过工商部门的“榜单”,不少知名企业还屡次上榜,珠宝行业频频陷入“质量门”的尴尬。不过,部分珠宝业内人士为此大喊“委屈”。昨日,业内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将原料纯度下降一个百分点,能减少的成本最多也只有几块钱,品牌企业不会拿自己的招牌“犯险”,而纯度不足的可能是由当前的检测方法不科学所导致。

  据广州市工商局发布的质量监测信息,抽查的贵金属商240组,涉及生产企业153家。经检测内在质量不合格的共67组;玉石商品共抽取108组,涉及生产企业94家,经检验内在质量不合格的共46组。据媒体报道,不合格因素主要包括贵金属商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饰品质量、印记、贵金属纯度、有害元素项目等;玉石商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饰品质量、贵金属纯度、珠宝玉石名称项目等。

  一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近几年来,各地工商部门通报流通领域珠宝首饰质量监测情况时,几乎每次都有产品不合格的情况。质量门似乎已成各珠宝企业拓展市场的“魔咒”,贵金属纯度不合格则大都被视为企业“偷工减料”,以此节约生产成本。

  但此观点也遭到一些业内人士反驳,降低产品纯度所能节省的成本有限,之所以出现偷工减料的尴尬,主要是检测方法和制作工艺不科学导致的。

  上述业内人士解释,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企业生产素金产品,也需要将造型不同的各个“零部件”组装起来,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黄金制成的焊料将各零部件焊接起来。但作为配料,若焊料的纯度与千足金或足金产品一致,无法起到焊接作用,所以焊料的纯度一般比饰品的纯度低几个点,因此,各金饰的各个焊点部位的纯度就会比原材料低,而当前的检测机构大都采用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只要在焊点检测,其结果自然会显示出贵金属纯度不够。

  另一业内人士也表示,真正科学的检测方法应该是将金饰溶掉后,测其平均纯度,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检测结果。“事实上,根据当前的金价,将金饰纯度降低一个百分点或千分点,一般也只能省下3毛多到3块多的成本,但根据当前的零售价格,企业加工销售出金饰后,每克获利能达到80元以上,这种成本降低带来的利润空间不足以刺激品牌企业冒着砸品牌的风险去偷工减料。”

  当前检测体系的公信力还引来上述业内人士质疑。“很多检测都是委托给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大都以营利为目的,属于自负盈亏性质,其检测结果的公正性难免带有市场行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