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电视直销珠宝 天上掉“馅饼”还是“陷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9   浏览次数:448
核心提示:普通的20克金项链市场价要8000元人民币,而我们的只需要元,元人民币!有证书,绝不变色!并赠送正宗A货翡翠项坠。限量100组一克
“普通的20克金项链市场价要8000元人民币,而我们的只需要××元,××元人民币!有证书,绝不变色!并赠送正宗A货翡翠项坠。限量100组……”“一克拉水晶钻只售998元”,消费者在很多电视台的电视购物节目中都能听到类似的宣传语,主持人“疯狂推销”钻石、黄金、翡翠等珠宝饰品,“超低于市场价格”、“有国家珠宝鉴定证书”等噱头让很多观众迷失在这种疯狂里:黄金、钻石这是怎么了?

电视直销珠宝

天上掉下的“陷阱”

很多电视观众一定很熟悉这样的场景: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拿着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介绍着产品的“货真价实”,主持人甚至会将金链用高温火枪喷射,以证明“真金不怕火炼”,随后公布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低价,仿佛天上掉馅饼,一件“物美价超廉”的珠宝就这样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你的头上。

茶陵县的李先生就被这样的“馅饼”砸中过脑袋。从2009年开始,李先生先后通过湖南教育频道电视购买了三套黄金藏品,总共37600元。当时的电视广告宣称,产品是由黄金构成,具有收藏价值,价格实惠,物超所值。

然而不久前李先生发现,两套藏品都出现了变色现象。经过相关部门鉴定,发现两件商品并非纯金打造,可能只在表面上打了金粉。就这样,李先生花了数万元买了一堆表面镀了层金粉的金属。

以假乱真 以次充好

李先生遭遇的正是电视直销节目上常用的伎俩之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用其它东西冒充黄金、钻石等,然后打着低价的幌子兜售原本并不值钱的东西,谋取暴利。

据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王全忠科长介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售后服务形同虚设等,这些都是电视直销珠宝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电视宣传中,一些所谓的“黄金”饰品,其实是一种“仿黄金”,其产品表面镀上一层薄金层,但黄金重量几乎没有。还有些所谓的“克拉钻”则是由很多粒小的钻石群镶而成,虽然总重量能达到一克拉,但是成本价格却很低,因为1粒1克拉重的钻石与10粒0.1克拉重的钻石相比,虽然其重量都是1克拉,但价格能相差十倍以上。

而电视直销珠宝的售后服务更是形同虚设。王科长介绍,很多消费者根本就联系不上卖家,有的能联系上卖家的,一般都是推脱责任,说自己的宣传语中并没有提到“千足金”,是消费者自己的误解。

电视购物维权难

尽管李先生通过当地工商部门,最终使得在北京的该公司退还了28800元的货款,但是,像这样的幸运儿并不多。据株洲市12315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电视购物多属于异地交易,消费者手头缺乏书面凭证,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维权很难。因此建议消费者购买贵重物品时,尽量不要选择电视购物。

市工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电视购物需要擦亮眼睛,理性对待,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一般来说,如果一件商品的宣传价格远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或者功能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都要谨慎。对于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的商品,一定要坚持先验货后付款,以免上当受骗,并保留好购买凭证和快递单据,发现问题及时维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