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戴比尔斯在艰难的营销活动中减少钻石原石的供应量来调节市场,稳定钻石价格。1984年至1985年,钻石的价格保持着持平的状态,1986年以后,钻石的价格开始以5—15%的增值幅度逐年稳步增长。
戴比尔斯公司下设五个重要的子公司,分别管理宝石级钻石原石与工业级钻石原石的统购与统销。钻石原石市场是受戴比尔斯公司控制的。戴比尔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矿山,并通过投资控股形式在世界各地开采钻石所产钻石的价值为全球总产值的一半。通过与主要钻石生产国签订协议进行外围市场收购,戴比尔斯控制了世界80%以上的钻石原石。1996年,澳大利亚钻石公司与戴比尔斯的合同期满而脱离了CSO,使戴比尔斯控制的钻石毛坯数量只能达到80%。目前,戴比尔斯与世界上主要钻石矿山签约购买钻石,他们是博茨瓦纳、南非、安哥拉、刚果、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戴比尔斯与每一个生产厂家签订协议,在双方认定的时期内,已谈妥的产量份额通过戴比尔斯设立于伦敦的中央销售组织按商定的价格销售。不管市场状况如何,一定按签订的合同执行。CSO还在比利时、刚果、几内亚、安哥拉等国设立外围收购站,收购外围的钻石和收集市场资料,以保证CSO单一供货渠道系统的正常运转。
近年来,戴比尔斯的钻石单一供货渠道受到了挑战,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者加入钻石毛坯市场,如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的钻石公司,纷纷脱离戴比尔斯,不经过CSO而销售自己的产品。中央销售组织控制的钻石份额在下降。
戴比尔斯的创立和存在对钻石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全球钻石业的贡献在于:
1.聘用多国优秀的地质学家参与全球钻石找矿勘查及评价工作,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从事钻石的开采,协助各钻石生产国发掘和开采钻石资源。
2.通过对主要钻石生产国的钻石矿直接或间接地投资,参与钻石矿的开采与收购,使钻石的开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控制了钻石的市场供应量。
3.外围收购站对流入公开市场的钻石进行外围收购,避免了因钻石走私等因素对钻石市场的供需平衡产生大的影响。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血腥钻石”流入市场。
4.在世界范围内从事钻石推广,广泛宣传钻石知识,极大地促进了钻石市场的兴旺与繁荣。戴比尔斯每年都要投入巨资,在全球超过30个国用21种语言进行钻石促销宣传。1993年戴比尔斯在中国的广州、上海、北京和成都设立办事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钻石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5.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钻石分选、分级评估系统使来自世界各地的钻石原石获得有效、快速和公平的分类。
6.通过中央销售组织协调统售钻石毛坯,使钻石市场的供求状况趋于平衡,维持钻石市场的价格稳定,建立了消费者消费钻石的健康信心。
7.钻石贸易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积极协助珠宝企业开展钻石促销活动,以拉式促销策略激发消费者的钻石购买欲望,调动了中间商采购和销售钻石的积极性,仅在中国市场,DTC便协助企业举办了本色系列、月光系列、煽动系列等一系列促销活动,推动了钻石市场的繁荣。
8.赞助世界上一些著名学术科研机构,从事钻石鉴定研究,避免合成钻石充斥市场,维护天然钻石市场的稳定发展。
正如前所述,钻石毛坯的供应,主要是通过戴比尔斯下属的中央销售组织以单一渠道销售的。部分不受戴比尔斯控制的钻石则以其它渠道销售,但它们不是钻石原石交易的主要方式。
戴比尔斯的钻石原石交易是以一种“特约销售”的形式来销售的。这种“特约销售”的形式有如宗教的圣典,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参加的,是由CSO根据预先提出的申请,从中挑选决定的“看货商”。他们大多是来自各大切磨中心的加工商,还有一部分是原石分销商,均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分销渠道。“特约销售”每年在南非金伯利市、瑞士卢塞恩市和英国伦敦市约举行10次。
每年大约有150—300人被邀请,他们一般预先申请所需购买的钻石的数量,而CSO会根据钻石矿山的供应量,尽量满足看货商的需求,并借此机会与看货商交流意见。在配售钻石原石时,CSO会充分考虑到市场存货、成品钻石价格趋势及整体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参加的人必须在指定的日期到达,点名依次进入特别设计的房间。戴比尔斯一般不直接与看货商见面,而是由其指定的代理人与看货商交易。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看货商面对大型窗外的北面光,审视装在纸盒中的、派售给他们的钻石原石,他们一向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对于派售给自己的货通常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倘若拒绝的次数过于频繁,就要冒不再被邀请的风险。在以前,买主与卖主之间关于钻石的数量、品质、价格等都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近年来逐渐采取了比较有弹性的政策,戴比尔斯加强了与看货商之间的沟通,看货商可以自由地询问盒内钻石原石的组成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钻坯大户也偶尔有讨价还价的机会,CSO也尽量让看货商满意,这种方式明显地提高了戴比尔斯钻石原石的销售量。
当看货商感到货物满意后便可以接受所看的货,7天之内,销售发票通过CSO的代理人送到看货商的手上以便结帐,一旦银行确认付帐后,货将运送给到看货商手中。
钻石原石运送到各大切磨中心后,钻石加工厂将它们加工成成品后转入钻石中间商手中。中间商包括批发商、代理商和零售商,一级中间商的钻石交易是在钻石交易所进行的。 在每个钻石切磨中心均设有钻石交易所或钻石俱乐部,它们通常就是钻石成品销售的地方。钻石交易所的职能协调机构是世界钻石交易所联合会,它是包括二十多个钻石交易所的世界性组织,其功能是增进各交易所成员间的相互了解,达成贸易法规。比利时安特卫普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四个钻石交易所,并有自己的钻石交易所联合会。
——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 ——至少两年的钻石贸易经验; ——一名正式会员的引荐,推荐人必须熟悉申请人的商业道德和财务声誉; ——交纳会费。
每天早晨,会员们验证身份后依次进入交易所。每天聚集在一个交易所内的交易大厅里做生意。非会员来访想要进入交易所,需经交易所正式会员的引荐,经董事会核准后方可进入交易大厅。外来访客和引荐者必须在正式登记薄上签字。对于来访者能否进入交易大厅,完全取决于董事会。引荐的会员必须陪伴全程该来访者在交易大厅内的活动,他应确保来访者遵守交易所的规定和习惯。他也应该担任来访者商誉上的保证人。
交易大厅具有朝北的巨大玻璃窗,并有一张与玻璃窗呈直角放置的长桌子。在交易大厅内,当相信能确保安全时,他们将展示自己的货物,这是交易的开始。
交易双方坐在一张桌前,面对面地进行交易,货在其间传来传去。成品钻石同钻坯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价格,所谈定的价格是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购买钻石需要耐性,需要了解产品并具讨价还价的能力。卖方先出价,并使自己有回旋的余地。买方自然会按自己准备支付的最高价提出折扣价。
今天,较重要的买卖是在交易所的秘密间进行的。交易所大厅是供小商人或供那些没有办公室的外国来访者作基地使用。
钻石交易所也有钻石交易代理人。他们或男或女,为他人出售钻石并提取酬金。代理人为制造商或销售商节省了开支,不需要再雇用专门的推销员、代理人的酬金包含在货价中。代理人有时也将货带入钻石交易所找买主。另外,一些外国买方可以在交易所贴一张告示,说明需要什么货、在什么地方与他联系,这样他就不用费力去交易所了。然后,代理人将尽力为他寻找。这种情形下所付价格可能比通常略高一些。
在我国的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有许多从事钻石批发的公司。他们经营的钻石大多是从这些交易所中经过一次或数次转手才来到中国的。所以,国内钻石的批发价总体要比国际市场高出5到15个百分点。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实力较强的钻石零售商已开始从国外直接进货,以降低钻石进货成本。国内从事钻石批发业务的批发商中,不乏世界各钻石交易所的会员,其中大部分是印度和以色列的钻石交易所的会员。中国的钻石市场还不成熟,国家钻石标准的制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我国的钻石消费带入误区,中国消费者对钻石消费的金额不是很大,以0.10ct-0.30ct的钻石为主,但需求量很大。对钻石品质的要求上,由于消费者自身没有识别钻石品质的能力,过分依赖钻石鉴定证书,对净度要求很高,颜色以I、J、K色级为主,对切工也缺乏必要的追求。这就是钻石鉴定证书给消费者带来的钻石消费误区。所以世界上适合以上特征的钻石大都流入中国钻石市场。再加上来自印度和以色列的钻石切工比较一般,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它们成为中国钻石市场的主要供货国。国际钻石市场对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是非常清楚的,当某种规格的钻石出现市场供应短缺时,这部分钻石的价格就会上扬,这是钻石价格经常出现小的波动的原因。
在钻石交易中,对钻石的价格进行适当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钻石价格评估的目的不同,评估方法也不一样。这里所讲的仅是在钻石交易中的价格评估。
钻石价格的高低取决于钻石的“4C”标准。它与钻石的重量、色级、净度和切工成正比关系,每一个标准都会影响钻石的价格。但这种正比关系并不是直线变化的,传统上,钻石的大小分很多区间,这些区间如表7.1所示.
表7.1钻石的大小分级 小翻钻小碎钻大碎钻1/6钻1/5钻1/4钻3/10钻3/8钻轻半克拉钻1/2钻3/49/10轻1克拉钻
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钻石重量越大,钻石的价格与下一级的价格差异就越大。 钻石切磨的款式虽然不直接同质量发生关系,但也同样影响钻石的价格,因为钻石是以重量计价的。一般来说,钻石总是切磨成标准圆多面型款式,但钻石切磨师在钻石设计时,总是希望一粒钻石毛坯能切磨出最大重量的钻石。于是出现了椭圆形切磨、马眼形切磨、心形切磨、祖母绿形切磨等等为了“保重”而设计的异形切磨款式。一般来说,这些异形切磨的价格比相同大小的标准圆多型切磨的钻石的价格要低一些。如方形切磨比同等大小的标准圆多面型切磨价格要低20-30%。但由于加工费和市场供求的原因,心形切磨比圆多面型切磨价格要高一些。
钻石交易中价格评估的基本原则是钻石的4C标准,4C标准决定了钻石的价格。在世界不同的钻石交易所,钻石的成交价格差异很小,关键是对4C标准的把握。所以,系统掌握钻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从事钻石贸易的基础。
国内钻石批发商在国外钻石交易所购得钻石后,将对按钻石评价的4C标准对钻石进行较为详细的分级,分成一个个小包对外批发,这种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好掌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批发商的报价与实际成交价的差异已经很小。而在钻石交易所购买钻石,常常是同一包钻石中包括了各种大小、各种色级和各种净度的货品,且钻石的切工也不一样。一包钻石可以整包交易,也可以按自己的承受能力买下其中的一部分,但绝对不准挑选。这时的出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经验和对钻石行情的掌握。一般来说要先看其粒数和总重量,得出其平均重量,大致估算各大小范围的钻石的数量。从这包钻石中随机取出若干粒详细察看其色级、净度和切工情况,结合钻石的大小测算出心目中的最高接受价。以此价为基础,按一定的折扣作为讨价还价的底价。
若问及钻石的价格,就表示有购买的意向,批发商会首先开价,购买者可以按自己的底价还价,肯定会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作为购买者,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更不能盲目加价或大幅度加价。当批发商觉得有利可投时,他会说:成交,祝你好运!表明本次交易已经达成。
交易所活动的批发商可能并不是货主本人,而是货主的经纪人,若经纪人与买主达成协议时,即将钻石封包后再装在一大信封中贴上封条,签上买主的姓名及成交的每克拉价格。贴好封条的封包在下一个工作日交易厅结束营业前继续有效。如果货主不同意经纪人取得的价格,由买主决定是否出更高的价。如果出价被接受,他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付款。如果拒绝加价或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付款,货主只得在董事会董事面前拆开封包,绝对不允许擅自拆开封包。 国内钻石批发商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和北京,他们大多是二级或更低级别的批发商,即他们通过国外钻石交易所的批发商或代理商买入钻石,再在国内从事批发业务。有少量批发商是国外批发商的代理商,但性质与国内钻石批发商是一样的。所以,国内钻石批发价格会比国际市场高出5-15%。因此,近年来在国内从事钻石连锁经营的大的零售商纷纷涌向国外直接购入钻石。不管在何处购买钻石,其最终成交价的高低还是取决于购买者对4C标准的掌握、商业谈判技巧、进货量的大小和交易双方的信赖关系。
购买者对4C标准的掌握及在进货中运用中的熟练程度对商家进货是十分重要的。钻石进货常常要从数个批发商的数个品种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货物,购买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批发商所提供的货物作出质量和价格的判断,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才能训练出来。一般做法是从一包货中随机抽出若干粒钻石,逐粒在放大镜下观察其净度和切工情况及在标准光源下观察其颜色情况,然后根据自己对钻石行情的掌握作出价格判断。钻石报价表只是一个国际行情参考报价,不能作为钻石进货的价格依据。
在实际钻石交易中,批发商一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商人,在货物的分包、搭配上常有自己的技巧。如批发商在钻石的色级和净度级别上一般要上浮1-2级;在大小分包上混入几粒重一些的钻石以衬托起本包钻石的平均重量;在切工好的钻石中混入一些切工差的钻石等。作为钻石购买者,不是要同批发商讨论4C中的学术问题,即使讨论也是徒劳的。重要的是要发现这些问题,依据自己对货物的品质分析,确定自己最终能成交的最高接受价格。此外,还要注意批发商给购买者提供的看货环境,如房间装璜的颜色、灯光的色温、窗户的朝向等。批发商总是会提供一个有利于他自己的看货环境。 总之,在国内购买钻石,同等规格的钻石不同的商家的报价不会超过5%,报低价的批发商不一定比报高价的批发商更诚实,相反,报低价的批发商很可能在货物的品质上有虚假的成分。要买到自己满意的钻石,除了要多做横向比较外,购买者对4C标准的把握和对市场行情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钻石的批发量也是成交价格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批发商是比较注重批发量大的客户或有发展潜力的客户,量大对批发商较有吸引力,批发商的让价幅度可能会大一些,而如果批发商认为你比较有潜力,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利益或将来会成为大的客户,也会给你一个合适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