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浙江诸暨50年靠珍珠发家:年产值从497元到65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31   浏览次数:194
核心提示:1972年浙江诸暨农民何木根斗胆成为淡水珍珠养殖第一人,成功创造了497元的巨款。而2011年,当地珍珠产业实现加工产值达65.77亿元
1972年浙江诸暨农民何木根斗胆成为淡水珍珠养殖第一人,成功创造了497元的“巨款”。而2011年,当地珍珠产业实现加工产值达65.77亿元。珍珠也成为浙江诸暨响亮的支柱产业。

  50年前,农民何木根最早听说江苏人做淡水珍贵养殖收入不菲,一斤能卖到十几元钱,可当地人完全是个门外汉不懂技术。

  何木根在自家后门的湖面围出两分水面的“珍珠池”,但是并不知道怎么养? 于是,偷偷从农场学来的方法养下了300只河蚌,开始了他的“试验田”,然而一年多时间过去,第一只河蚌里面除了肉还是肉。

  难得的是何木根一直不死心, 他又到江苏武进学习比较成熟的珍珠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2年下半年,何木根收获了他的第一批珍珠。一袋一斤二两的散碎珍珠卖给了浙江省医药公司,当事价格为497元。他当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笔交易最终带领一个小镇的经济走向全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诸暨山下湖镇广山村4户珠农用毛竹、稻草自发搭建了50个摊位,这便是诸暨第一代珍珠交易市场。到上世纪80年代末,因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山下湖已出现一批珍珠专业村,珍珠带着山下湖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不是所有的河蚌都能用来育珠,国已经发现的140多种河蚌中,大部分由于珍珠层薄,所产珍珠品质低略,或者因为实行手术困难,而没有利用价值。在众多河蚌中,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不仅又大又圆,而且色泽鲜艳,是培育珍珠的最好品种。”今天当地老人说起河蚌养殖经验都有一套。

  绍兴诸暨市委书记钱三雄向记者描述,目前,淡水珍珠养殖面积近20万亩,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全国的80%以上。2011年,珍珠产业实现加工产值达65.77亿元,实现自营出口2.78亿美元。而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华东国际珠宝城,则成为这场试验田最大的收益载体,去年市场共接待游客60万余人次,成交额达到70多亿元。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