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南京消协暗访珠宝首饰业 揭露"坑爹"猫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9   浏览次数:206
核心提示:消费者在千足金等贵重商品的维修保养中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资料图片   天然玉镯内的黑点为啥慢慢变大?技艺精湛的金镶玉为什么
消费者在千足金等贵重商品的维修保养中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资料图片

  天然玉镯内的黑点为啥慢慢变大?“技艺精湛”的金镶玉为什么被告知不能碰水?12月20日,南京市消费者协会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明察暗访,最新披露了表面光鲜亮丽的珠宝行业一些不为人知的伎俩。

  “纯天然”镯子内的斑点怎么会“长大”

  原来厂家处理时流入杂质

  南京市民王女士在今年端午节前购买了一只玉镯,当时她就发现这只镯子里面有一块大约5厘米长的黑色斑点,当时营业员告诉她,这斑点属于正常情况,更能说明镯子是纯天然的,而且向她承诺,这黑色绝对不会扩散。可是买回家之后,王女士却失望不已,因为让她揪心的那个黑色斑点却在镯子里一天天地“长大”,一个月下来,黑色斑点已经扩散到了9厘米。

  王女士随后去跟店家交涉,此时店家却辩称,这种扩散是正常的,面对王女士执意更换的要求,商家给出的处理意见是黑色斑点再长个2厘米才能更换,如果王女士对这个处理不满意可以自行鉴定。

  揭秘:南京珠宝检测中心主任阮宏宏指出,天然玉镯内的物质应该是稳定的,如此之快的发生内部物质的突变,只能说明这个镯子非天然,里面的黑色物质很可能是生产厂家在用酸性物质处理的时候流入的杂质。因此店家的推销员所谓纯天然的说法就是在忽悠消费者,其目的无非为了提高标价,而消费者最靠谱的应对方法就是去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维权。

  阮宏宏还披露说,珠宝界为了追求至善至美的效果,创造了许多改善天然珠宝缺陷的高超技法,如辐照、酸浸、注胶、炝色等。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未按国家标准标注“处理”二字或处理方法,即属于欺诈行为。最常见的是对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为B货)或经染色、漂白、充填处理(俗称为B+C货)的翡翠未标明处理方式,当作天然A货翡翠出售,赚取非法利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