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国外买贵重珠宝上当 5万欧元买回两颗钻石处理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7   浏览次数:383
核心提示:在国外花了5万欧元买到的两颗天然钻石居然是处理品;花重金在国外买的钻石,竟然身价不符;花了5900欧元买到的钻石竟然缺斤少两时
在国外花了5万欧元买到的两颗天然钻石居然是“处理品”;花重金在国外买的钻石,竟然“身价不符”;花了5900欧元买到的钻石竟然“缺斤少两”……

时下,不少市民喜欢去国外购买钻石,却因为不懂行而屡屡上当受骗。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醒广大市民,购买钻石等贵重珠宝时,有必要先学习一下钻石的选购知识,再谨慎选购。

 [案例一] 5万欧元的钻石竟是处理品

近日,市民叶女士有机会去了趟欧洲,她在一家珠宝店看上了两颗天然钻石,其中一颗为4万欧元的3.01克拉钻石,成色非常不错,形状也很精致。另一颗为1万欧元的1.8克拉的钻石,看上去也非常不错。

虽然钻石附带鉴定证书,但由于叶女士看不懂国外的证书,回到温州后,出于不放心,她还是将这两颗钻石送到温州市质检院宝玉石检验站去检验。检测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3.01克拉的钻石颜色竟然是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腰棱上标有“HPHT”激光镭射,而1.8克拉的钻石也是经过了激光打孔等人工处理。

可以说,两颗钻石均是经过了后期人工处理,并非天然钻石,因此这两颗钻石的真正价格要比叶女士这次的成交价格便宜很多。

 [案例二]新买的钻石“身价不符”

近期,去南非旅游的市民厉先生,也从国外带回了4颗1克拉以上的钻石。以为捡到了便宜的他,一到温州就将这些钻石送去检验,想为它们办个国内“身份证”。

不想这些原本标签上显示为中上等级的钻石,经检测后,发现“身价不符”。据检测显示,4颗钻石的鉴定等级降了好几级,显然,价值也跟着往下掉。后悔莫及的厉先生虽然想到了维权,可对方在国外,相隔万里,最后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案例三]近6000欧元的钻石“缺斤少两”

同样,在国外购买钻石的永嘉籍陈女士,也遭遇了一次“被骗”。

近日,她随旅行团去欧洲旅游,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条钻石街,很快就被这里的钻石看得眼花缭乱,随即就狠下心来,花了5900欧元选购了一颗重量为1.38克拉优质钻石,还附带有一张全英文的证书。

陈女士说,因为这张证书,当时才购买下来的。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温州后,她将钻石送去一检验,实际重量竟然比证书上标明的重量少了0.10克拉。

按我国现有规定,钻石重量允许误差仅为0.003克拉,相差如此之大,损失自然也就不少了。

消费提醒

先学习钻石知识再选购

温州市质检院宝玉石检验站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类似在国外购买钻石被骗的市民不少,只去年6月份以来,就接到一百多件市民从国外带回的钻石。检测结果显示,约70%的钻石等级比原标注的等级低了1-2级,因此价格上也是相差了20%左右。从以往检测来看,很多市民在国外购进的钻石,大多都是经过处理的钻石。

应该说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市民对选购钻石的知识不了解,面对国外提供的证书上的内容,大部分市民也都看不懂。就拿叶女士花了5万欧元买的两颗“天然”钻石来说,其实其中一颗鉴定证书已经注明了“F*”字样,其意思是:这是一颗高温高压处理过的钻石。同时,鉴定证书的备注里面还注明了颜色是经过改色的,因为是英文,一般消费者就看不懂这些专业术语。

质检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选购钻石要从4方面入手,即颜色、净度、切工、重量。对于这些方面比较专业,很多市民不一定弄得懂,钻石的好坏,肉眼也很难分辨的出来。因此,市民到国外探亲旅游,最好还是不要轻易购买大额的贵重珠宝,非要购买,也要到正规的商场看明白后再购买。

另外,钻石的优劣等级很多,由此带来的价格也是大不相同,市民在选购时,有必要先学习一下相关钻石选购知识,再结合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选购钻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