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珠宝业内人士呼吁进一步规范国家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2   浏览次数:310
核心提示:现在很多珠宝商从上海黄金交易所采购了黄金原料之后,都委托第三方加工或代工,加工成半成品、成品之后再次送到国家或地区权威检
现在很多珠宝商从上海黄金交易所采购了黄金原料之后,都委托第三方加工或代工,加工成半成品、成品之后再次送到国家或地区权威检测部门监测,最终送到终端门店销售。央视曝光的百泰、周大生都是此类型的珠宝企业。

那“含铱金”又是如何能通过权威检测部门的监测的呢?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的检测方式有三种: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是光谱分析仪,这种设备可以分析黄金以及其中常见的铜、银、锌等杂质。不过,这种检测方法有个缺点,它没法保证黄金内部也是同样的成色。还有一种叫“火试金法”的检测方法可以精确测定出黄金的成色,但这种方法必须将黄金全部熔化。不熔化就可能检测不出内部是否含有铱。这样一来,含铱金就很有可能堂而皇之的通过了质检走向了流通的柜台。由此看来,315晚会上本就带有检验证签的百泰、周大生产品又被北京国检测出千足金不纯,又将置相关检测部门于何地?

而事实上,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家的标准和行业现状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统一标准。如六福珠宝钻石被诉重量不够一事见报后,3月4日,该公司总部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出具的鉴定信息都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而济南市质监局则是保留小数点后第3位。“每个秤都不一样,0.004克的误差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钻石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达标产品。”3月5日,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人员对六福珠宝的说法表示认可。

国际的黄金标准,和我们国内的黄金标准就有一定的差距。对此业内人士积极呼吁将国家标准做进一步的规范,包括黄金从业人员操作指南、黄金首饰的标识、票据等。只有从生产到销售都规范到细节,行业才能更加“有法可依”。

目前关于黄金掺铱事件尚未得出明确结果,我们无需草草下结论,但相关检测部门的监管,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