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与云南虽然远隔千里,但传统友谊深厚,交流往来密切,优势互补明显,合作潜力巨大。”6月6日下午,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在宁夏(昆明)经贸合作推介座谈会上这样表示。而此次南博会,王和山也亲任团长,带了一支由自治区经信委、招商局、博览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和参展企业共60多人的“豪华代表团”来昆“寻”商机。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百如参加了座谈会。
宁夏向滇商自我推介
现场签署10亿元大单
座谈会共邀请了100多家云南知名企业参加,宁夏相关单位和地市分别进行了项目产业推介,热情邀请滇企到宁夏投资。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古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今有中国‘十大新天府’之赞誉。”宁夏内陆开放型实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宁夏在资源方面有三大优势:能源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良好和旅游资源独特;在承接投资方面有三个优越条件:要素组合优越、园区环境良好、交通条件便利;在发展机遇上有三大亮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营造了对外开放的新环境、银川综合保税区搭建了提升对外经贸合作层次的新平台、中阿博览会提供了与阿拉伯国家深入交流合作的新机遇。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银川市兴庆区政府与云南江宁实业公司的签约仪式。据了解,通过前期的对接、洽谈,双方达成了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西部珠宝文化国际博览中心合作项目,项目落成后,将成为西北第一家珠宝玉石、红木交易中心,云南特产也将大规模走进宁夏。
宁夏经验
银川借助中阿博览会加大对外开放
银川是宁夏的省会城市。和昆明一样,银川也肩负着举办一个重要博览会的责任,那就是中阿博览会。
宁夏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中阿经贸论坛”,2012年底,国务院将“中阿经贸论坛”更名为“中阿博览会”,赋予了中阿之间高层对话、项目合作、经贸互动、文化往来等更多的内涵。银川市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赵会勇认为,宁夏开辟了国内各省区加强与海外六国、22个阿盟国家和57个伊斯兰国家交流合作,开拓穆斯林国际市场的新平台。
赵会勇介绍,宁夏被称为“中国的穆斯林省”,与伊斯兰国家在风俗文化等上有很多共同点,必然成为向西开放的承担者,银川市尤其发挥着龙头的作用。
赵会勇说,自从中阿经贸论坛举办以来,银川出现了多个变化:首先对外开放的程度显著提高,银川先后开辟了直飞迪拜、韩国、俄罗斯、台湾等地的航线,大通道选择多覆盖广;二是产业得到升级,仅去年银川的清真及穆斯林产品的产值就达120多亿元;三是进出口贸易额也在成倍增加。
“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可以说就是‘中阿经贸论坛’的直接成果。”赵会勇认为,去年中阿经贸论坛上提出成立保税区,今年9月保税区就将封关运营。这是西北地区仅有的3个保税区之一,在税收、外汇等方面享有特别的优惠政策。
宁滇合作盼开启新篇章
据介绍,南博会期间,宁夏代表团还将举办宁夏综合形象展览等活动,同时也将到云南当地企业进行考察。
“宁夏正在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块热土,是企业家投资置业的理想福地。我们希望能借助南博会的契机,搭建起各位企业家了解宁夏、关注宁夏的桥梁,依托云南企业在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立足宁夏的能源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农副产品、羊绒及纺织、清真食品、特色旅游等优势产业,找准对接新亮点,谱写合作新篇章。”宁夏招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
而据介绍,近两年来,云南宁夏两地已实施各类合作项目7个,云南鸿曦集团等企业在宁投资120多亿元,滇商已成为助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参加座谈会云南的企业家们也表达了对在宁夏发展的兴趣。从事生物医药制造的梁先生说,只要项目合适,他很愿意和宁夏的企业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