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时,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斯里兰卡、中国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的来宾齐聚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伴随着军乐团激昂的音乐声,以及主席台两侧电子屏幕上展示着的五光十色的各类奇石异宝, 2013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隆重开幕。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副省长尹建业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李江在致辞中表示,云南地质结构多样,具有优越的宝玉石、观赏石和建材石成矿条件,石类矿藏资源得天独厚,储量丰富。作为玉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云南是中国联系南亚、东南亚珠宝翡翠的重要集散、加工和销售地。近年来,云南石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突出、品种多样的产业优势。
下一步云南石产业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支撑、文化为内涵,以资源保障,通过龙头企业培养、技术升级、市场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为突破口,促进集约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具体做强石材产业、做大珠宝产业、稳步发展观赏石产业,使石产业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致辞中表示,云南石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与繁荣,将带动包括地质勘探、矿物开采、珠宝销售、文化鉴赏、石材加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旅游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是云南在“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背景下,依靠毗邻东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以宝玉石、观赏石、建材石“三石产业”为特色和支柱的重要平台。
随后,李江等领导参观了整个石博会会展现场,并对本届石博会参展展品之奇特、参展石种门类之丰富以及参展商品规格之高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李江还强调要重视珠宝玉器的现场鉴定工作以及辐射标准的检验工作,以保证展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据介绍,本次石博会共有展位2880个,来自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参展商5000余人,珠宝、玉石、木雕、根艺、工艺品等展品十万余件。
借“石文化”
做活旅游产业
如何在固有资源优势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特别是在结合云南特有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共同提升整体产业体量,扩大昆明知名城市效应等方面,已经成为当下整个昆明石文化产业亟需思考的发展方向。
云南省珠宝协会会长马罗矶表示,在某个单一产业“孤军奋战、前路难行”的时候,多产业联动,形成产业相互扶持共建平台的局面,是打开产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之一。为配合省市各级政府对重振云南珠宝玉产业、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要求,市委、市政府联合云南省珠宝协会、昆明百货大珠宝经营有限公司等单位,以珠宝产业文化为核心,集传统云南民间文化产业、翡翠产业整体产业链,以及珠宝雕刻、鉴定人才培训、旅游业等产业为一体,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联动规划,其中,最为主要的项目之一当属“昆明玉器文化产业城”。
昆明玉器文化产业城凭借临近机场的西北绕城高速为旅游主线,形成集珠宝产业文化区、花卉茶叶区、民族特色餐饮区、东南亚风情商业区、综合住宅区等8个区域的旅游、石文化特色产业区。其中,将把珠宝玉石文化产业区打造成为昆明唯一的集翡翠毛料加工、制作、拍卖、批发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以珠宝产业全程加工为特色的旅游项目。例如,客户在加工区内选购一块价格为3万元的石材毛料,将可以全程观摩整个加工过程,同时可以按照个人意愿制作成特有的工艺品,并在珠宝产业园内进行拍卖和私人收藏。
此外,玉器城珠宝产业区还将通过众多业界知名企业,对接国内外一流的珠宝玉石加工师,在产业园内开设珠宝雕刻、鉴定等专业培训,进一步弥补云南珠宝业在加工、雕刻产业方面的人才稀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