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价起伏不断,不时出现市民抢购黄金的热潮。买的人多了,发生的问题便多了。从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其今年受理有关黄金等贵重饰品的投诉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一项统计也显示,今年以来,黄金首饰的送检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四倍。
昨天,跟随市消协、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的工作人员进行联合行动,一同走访调查了我市市区内的黄金市场,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向市民们做出消费提醒。
标识不清为投诉热点 虚假宣传普遍
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消费者对金饰品的纯度概念知之甚少,只能从发票和标签上发现问题,因而“标识不清”所引发的消费纠纷已成为当前黄金首饰类投诉的热点。
在八佰伴内,检查人员发现,某珠宝首饰专柜只展示出了首饰的价格。市质检中心轻工纺织品检验部部长杨东飞说:“这个就属于标识不清,连品名和重量都没有。”随后,销售人员现场进行了整改。
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足金”和“千足金”是商家常常偷换的概念。现在,有些商家还会恶炒不同概念的黄金,误导消费者。比如,一些商家会标榜“24K金”、“9999金”、“万足金”等。事实上, 100%的纯金并不存在,而“24K金”的意思就是纯金,属于虚假宣传;而“9999金”、“万足金”是类似的意思,即标榜纯度达到99.99%,不在国家命名标准之内,属不规范标注。还有一些商家恶意炒作出诸如“沙金”、“钯铂金”、“锻压金”等黄金概念,也属于不规范标注。
案例
不久前消费者杨先生拿着鑫六福珠宝的售货凭证来到市消协反映,4月份,他在该店花400元购买了原价1100元的所谓“千足金镶玉”,可是佩戴一个多月,玉上面镶嵌的金坠子就脱落了。他找到商家后,商家拒绝退货。
市消协工作人员看到,杨先生拿来的售货凭证上的第六条赫然写着:“如有消费争议,商家及顾客应在市消费者协会所指定的《镇江市黄铂金饰品消费争议解决办法》框架内妥善解决。”事实上,这个规定根本不存在。
原价1100元,实际售价400元,能是“千足金”吗?待到消费者出示实物,商家解释后,消协工作人员弄明白了:按照商家的解释,千足金仅仅镀在该商品的表面,从工艺上讲应属镀金。因此,商家应在发票和售货凭证的商品名后注明“(镀)”。
因此,市消协要求商家按相关规定原价退货。最终,商家同意按原价退货。市消协有关人士表示,其售货凭证第六条的表述,将另案提请有关部门处理。同时,商家应立即终止虚假宣传。
店家自定“店规” 售后服务常违约
众所周知,在黄金首饰行业中,普遍存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的行业“潜规则”。市消协调查发现,讲品牌讲信誉的商家,一般会帮顾客免费修复好饰品,某些不负责任的小商家,在消费者购买的首饰出现问题时,反而会将其作为赚取新利润的“商机”。
据市消协投诉部工作人员介绍,在黄金等贵重饰品质量的投诉中,经常会出现售后服务违约推诿现象,消费者认为是质量问题,而经营者坚称是使用问题,很难鉴定。不少商家借此要求消费者支付修理费。
由于国家没有黄金等贵重饰品的专门的“三包”规定,不少金店、珠宝店大都有自己定的“店规”。一些商家并不将这些“店规”白纸黑字地出示给消费者,只是口头承诺,这就给日后投诉的解决埋下隐患。
案例
去年8月,消费者黄先生在丹阳新民中路的某珠宝店购买了一条钻石项链,今年5月16日,镶嵌钻石的卡子断了。他找到商家,商家推诿责任并提出:要么给修理费,进行修理,但是以后可能还会发生断裂;要么贴钱换新的。黄先生对此不能接受,遂投诉到丹阳市消委会。6月6日,经过调解,商家同意免费修理。
此前,消费者张女士等投诉镇江市区一家黄金店,称该店售货时,曾承诺免费清洗,如今却人去楼空。市消协工作人员向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该店的营业执照已经注销,所以,免费清洗的承诺成为泡影。
工作人员在投诉中还曾碰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时担心钻石卡子太细会断裂,当时商家承诺断裂了可以“直接拿到店里免费维修”。可是不久后,不仅卡子断裂,钻石也落地后找不到了,商家此时就说是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很难调解。
市民呼吁 尽快实施“三包”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受今年黄金价格大幅下调以及结婚旺季的共同作用,消费者购买量大增,投诉量也在增加。
据了解,在1995年出台的国家“三包”商品名录里,只规定了洗衣机等18种商品,并没有黄金等贵重饰品。工商部门及消协处理投诉时,只能参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中的一些规定处理,这不仅给投诉的解决增加了难度,也让不少商家有漏洞可钻。
市消协律师团律师陈红坚说,《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黄金等贵重饰品虽没有具体的“三包”规定,但可以参照《消法》、《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商家的“店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一定要有书面的约定,如果没有打印好的约定,一定要让商家在发票上注明,这是日后维权的重要凭证。
据悉,浙江、天津等省市都出台了地方性的关于黄金珠宝的“三包”规定。因而,消费者也呼吁我市的有关部门也尽快出台相关规定。针对黄金首饰销售领域内的乱象,市消协目前正在联络有关部门,下一步将联手开展治理,同时,还将开展劝谕从业单位进行集体承诺的活动,促使黄金首饰从业单位进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