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小丸子”问:在购翡翠的时候,经常被营业员所讲述的专业术语困惑,不了解这些术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希望专家能介绍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为消费者选购珠宝产品提供帮助。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李金锦答:水头、种、A货、B货和C货可能是消费者在购买翡翠时最常用的几个专业术语。
水头,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水头长、水头足则透明度高,水头短、水头差则透明度低。
种,可称为“种份”。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称呼五花八门。如,按透明度划分“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差;透明度很好的称为“老坑种”,透明度差的称为“新种”,透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新老种”;也有“玻璃种”(透明度很好)、“冰种”(透明度较好)等称呼。按矿床类型,有“老坑种”(即籽料)、“新坑种”(即山料)之分。按颜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有“花青种”、“油青种”之分,等等。
翡翠A货,是指仅经过机械加工,其颜色、结构、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状态的翡翠,即天然翡翠;
翡翠B货,是指将低档翡翠经过强酸处理漂洗,去除杂质、污点后,用胶或环氧树脂胶等材料填补经酸液侵蚀损失的空间,此类翡翠的鉴定证书上会注明“翡翠B货”或“翡翠处理”;
翡翠C货,指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或药品处理后的翡翠及其成品。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