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名企名人 » 正文

恒信李厚霖深度揭示国内珠宝消费“三步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3   浏览次数:754
核心提示: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销售额从2005 年的1,400 亿元增长到2010 年的2,41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1%。作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销售额从2005 年的1,400 亿元增长到2010 年的2,41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1%。作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对钻石珠宝的审美心理和价值体系,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恒信钻石创始人李厚霖对此表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错综复杂,其“价值体系”又常常十分抽象,中国消费者对钻石珠宝品牌和产品的选择,归根到底是消费者自身价值观“物化”在产品上的表现形式。

  分析中国消费者的珠宝审美和价值体系,李厚霖把它分为三个指标,即“个性化价值”、“传统价值”、“节制型价值”。其中,“传统价值”指标是指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元素,比如,寄托着长寿安康的老人祝寿珠宝,凝聚着富贵吉祥的孩子出生满月珠宝等等;“个性化”指标是指较为激进的价值元素,比如,新潮、酷、个人定制等等;“节制型价值”是指较为保守和自我约束的价值元素,如简约的设计、追求自然的风尚,以及对成本的考虑。

  经过三十年中国本土的珠宝市场统计,李厚霖大致勾勒出一副“中国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演变路线图”:大众的珠宝审美经历了“三步走”,即从“成本第一”,变为“个性化需求第一”,再变为“品牌感性消费第一”。

  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消费者最讲究穿金戴银,优先重视的是珠宝的材质物料,量力而行进行消费,这时,珠宝的设计要素退居次要位置。此时,国内市场的珠宝钻石产品,基本上循规蹈矩,千篇一律。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消费者开始优先关注珠宝所体现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个人价值观的承载,个人效率的呈现,他们对价格不敏感,热衷于各种消费。这样,中国珠宝审美和价值体系迈出了“第二步”,此时,尽管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但对中国消费者而言,真正能够起到促进消费作用的元素,已经迅速集中到“个性化价值”指标,而传统价值指标的价值元素,难以吸引中国消费者为此支付更高的溢价。

  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心理加速转型,其审美和价值体系又在悄然生变,对珠宝价格的敏感度有所提高,激情消费有所冷却,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感性消费”,对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赖度在大幅度提升,格外关注珠宝产品的美誉度。

  李厚霖总结:从个性化需求,到品牌感性消费,这种近在眼前的变化,源于市场整体呈现大众化的趋势,随着品牌价值竞争,以及价格竞争的激烈,消费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