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免费检测活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铜锌镍合金币冒充金、银纪念币;充胶染色(俗称B+C货)翡翠冒充天然A货翡翠;玻璃、染色石英岩玉冒充天然A货翡翠;玻璃、石英岩玉、碳酸盐质玉冒充和田玉;染色珊瑚冒充天然珊瑚;仿琥珀冒充天然琥珀;玻璃冒充天然宝石,如水晶;贵金属镶嵌类珠宝首饰的印记与含量不符。
在百货大楼免费检测活动现场,消费者纷纷将“宝贝”拿来检测。市民王大爷小心翼翼地将一只用锦盒包裹的和田玉碗拿到了现场,说是买了1万多元的保健品后,商家赠的传世和田玉。可是经检测,这个可以传世的“和田玉碗”竟然是玻璃冒充的;市民吴女士拿着一个硕大的雕刻极精美的琥珀吊坠前来检测,结果真实身份竟是人造树脂。吴女士伤心地说:“这是我花万元从网上买的,上当受骗了。”
在市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众多前来检测的市民排起长队。市民赵先生拿着一只花58万元买的满绿手镯前来检测,手镯晶莹剔透,还泛着荧光,配有专家鉴定证书,证书上写着“清朝老翡翠”。经检测,手镯是经过漂白、充胶、染色处理过的,正常市场价值不过一二百元。如此成色的翡翠手镯,如果是A货天然翡翠的话,市场售价在2000万元以上。市民肖女士在旅游时花385元买了一把银梳子,检测结果显示,所谓的银梳子是一点银也不含的锌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