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是简雅汶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之一Richemont Group(历峰集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也是全球奢侈品市场逐年向发展中国家扩张业务的十年。
2000年至2004年间,简雅汶在历峰亚太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担任零售经理一职;其后,她被派往卡地亚中国华[0.15 0.00%]东区担任总经理一职,致力于提升卡地亚在大陆地区的形象;至2009 年7月,她被提升为卡地亚中国区行政总裁,全面负责卡地亚最具战略意义的中国区的业务营运、市场拓展和品牌形象的提升等。
《21世纪》:纵观这十年,你和你的品牌怎样见证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繁荣?
简雅汶:2004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卡地亚艺术珍宝展”或者2008年“神秘印度”高级珠宝展,都是行业内谈论的热点;2009年,卡地亚成为首个在北京故宫设展的品牌,举办的“卡地亚珍宝艺术展”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这一年对于中国奢侈品市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和奢侈品文化的提升、对精湛工艺和美学理念的认同。这在10年前的中国,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21世纪》:在诸多法国奢侈品牌中,哪些品牌最早启蒙了中国市场?什么样的产品如今最受市场的欢迎?
简雅汶:在高端市场上,消费者们越来越希望拥有独一无二的作品。比如我们的高级珠宝作品以及高级定制类珠宝作品,都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回顾过往,我们可以说是这个市场的启蒙品牌。早在1970年代已经率先在香港开设了亚洲首家精品店。1992年在上海开设了首个专柜,至今在中国已经拥有了35家精品店。最近几年,消费者们越来越了解真正的奢侈品的意义。例如我们的Trinity三色金、LOVE、坦克腕表等,都成为受欢迎的作品。
《21世纪》:十年间,你所直观目睹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改变,消费逻辑是否有了明显的改变?
简雅汶:变化很大。十年前,中国的奢侈品牌很少,那时的奢侈品仅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十年后的今天,全球大部分的奢侈品牌都进入了中国,消费者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奢侈品也逐渐转变为人们品味的象征,他们开始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奢侈品(true luxury),他们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也关注奢侈品购物体验等方面。从New money过渡到Old money,其实是人们对奢侈品态度和理解的过渡,这个过渡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并不能一言以概之。
《21世纪》:你觉得,具备哪种特征的奢侈品会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市场?
简雅汶:奢侈品的品质和投资价值一定是消费者关注的方面。另外,那些坚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坚持从作品和服务双方面来满足甚至超越消费者期望的奢侈品牌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前列奢侈品消费国的表象下,New Money的繁荣消费下,您是否看到一些危机或者不足?
简雅汶: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转机。这个时代对于奢侈品牌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奢侈品行业正从“春秋战国”转折,人们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奢侈品。如果我们参考欧洲等成熟市场,会发现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升,他们会渐渐了解奢侈品并更加喜爱奢侈品。
《21世纪》:品牌,代理商,商场,在您看来,这三者是否是推动整个奢侈品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关键三方?越来越多的品牌收回代理权开始自营,这是不是一种大势所趋?
简雅汶:其实这三者都非常重要,但是不同的品牌会根据自己的方向和策略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