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珠宝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相较于其它珠宝品类而言,白银在过去七八年中处于逐渐边缘化的状态,市场关注度持续下滑。从近年的产业观察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的银饰市场即将走出谷底、迎来新的增长。
(一)巨大市场容量待挖掘
对标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而言,我国银饰市场份额处于相对低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潘多拉(Pandora)年报相关数据推算,银饰在欧美国家的市场份额普遍在10%以上;而据中宝协基金调研,2021年我国银饰终端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仅占整体珠宝市场的1%左右。不论是从人均消费还是品类整体占据份额来看,我国目前的银饰市场规模都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产业链成熟,终端渠道优势明显
尽管国内银饰市场规模远低于黄金、钻石品类,但在产业链结构完善程度、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及标准化等方面,银饰产业较翡翠玉石、珍珠等非标准化品类有着显著的优势;零售渠道布局方面,由商超连锁、市场商铺以及专业门店等不同业态构建的终端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各线级城市市场,也为构建线上线下珠宝消费闭环体验、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奠定了基础。
(三)渠道变革催生新机遇
因疫情影响,珠宝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被大大加速,直播电商模式已成为近年珠宝产业新的增长点。具体来看,相较黄金钻石而言,基于客单价及趣味性等因素,银饰、珍珠、翡翠玉石等品类在直播电商渠道有着更好的表现。黄金珠宝综合品牌为了更好地实现通过直播平台实现品牌宣传、积攒私域流量等目标,纷纷选择银饰作为线上渠道的主打产品,也进一步扩大了银饰的曝光率和客户群体。
(四)年轻消费者崛起带动多元化需求
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的银饰,尤其是传统足银饰品的主要目标客群是较为注重材质价值的中低收入群体。随着国人的消费能力增强,以及头部品牌进行渠道下沉推动黄金珠宝在低线级市场提高渗透率等因素影响,金饰以更高的保值率、更便利的变现与换购服务、日益提升的工艺和设计、更强的品牌背书等优势,快速取代了银饰在这类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导致银饰市场份额逐渐走低。随着对材质价值关注度相对较低、更重视日常搭配美观及表现个性的年轻一代消费者崛起,近年来以925银为主的时尚类银饰冒头。
基于新的审美风尚,一些原创设计师品牌通过小红书等线上平台的曝光实现了快速成长,而银饰则是这类品牌产品线的重要一环。这类银饰产品既体现出高于合金饰品的品质感,又有着相较金饰更加出挑的设计想象力,同时价格也更符合年轻群体的消费能力,从而获得了大量拥趸。根据中宝协基金调研,2021年中国925银饰市场规模已超过传统足银饰品,并仍在持续增长。
2023,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