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重庆:13种童装有问题 超七成珠宝涉嫌以次充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14   浏览次数:189
核心提示:13种童装有问题 可能诱发皮肤病 昨日市工商局公布2010年我市流通领域质量监测报告昨日,市工商局公布了2010年我市流通领域童装、
  13种童装有问题 可能诱发皮肤病

    昨日市工商局公布2010年我市流通领域质量监测报告

    昨日,市工商局公布了2010年我市流通领域童装、节能灯、珠宝玉石饰品的质量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有13种童装成分含量不合格、易脱色,超过七成的珠宝涉嫌以次充好,5种节能灯不节能或不够亮。

    妈妈们在给孩子买衣服时要注意了,购买鲜艳的童装要格外小心。昨日,市工商局公布了2010年我市流通领域童装质量监测报告,在我市销售的13种儿童服装因质量问题被曝光,质量问题主要是成分含量不合格、易脱色。而易脱色意味着可能会引发皮肤疾病。

    市工商局市场处处长高岷舟告诉记者,本次儿童服装监测,我市工商部门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万州区、北碚区、长寿区的7户销售者处抽样,检测了广东、上海、四川等地的11户生产者生产的童装。经委托重庆市纤维织品检验所检测,有13组样品不合格。

    监测中发现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成分含量、耐摩擦色牢度等。

    据工商部门介绍,服装的成分含量不合格,是指商品明示的成分含量与实际含量不相符。例如,商品明示成分含量为棉、涤纶和氨纶,而实际检测结果仅为棉和氨纶。

    色牢度不合格,是指商品的实际质量指标,没有达到产品标准相应等级的要求。例如,按照标准,儿童服装、学生服的耐摩擦色牢度要≥3级,若低于3级,则服装比较容易脱色。脱色不仅影响服装的使用年限,且服装上的染料可能会转移到人的皮肤,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诱发皮肤疾病。

    目前,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将依法对本次监测中质量不合格商品的销售者进行处理。

    提醒

    消费者购买童装时,除考虑式样、价格外,还应注意:

    1.尽量购买标识齐全的童装产品,质量比较有保障。

    2.购物后应保留凭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持凭证向工商部门投诉。
 


超七成珠宝涉嫌以次充好

爱美的女士们都喜欢购买珠宝玉石,但动辄几千上万元的珠宝玉石,却很可能被以次充好。昨日,市工商局公布了2010年流通领域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测报告。报告显示,超7成珠宝不合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涉嫌以次充好。

“柜台上动辄几千上万珠宝玉石质量堪忧。”市工商局市场处处长高岷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饰品时不受骗,工商部门对南岸区、涪陵区、渝北区、北碚区、合川区、璧山县的11户经营户处的珠宝玉石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经委托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测,有8组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达到72.7%。

监测中发现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首饰印记、标识名称、折射率、密度、放大检查、红外光谱等。

据工商部门介绍,首饰印记是指打印在贵金属首饰上的标识,内容应包括厂家代号、材料、纯度以及镶钻首饰主钻石(0.10克拉以上)的质量。红外光谱数据、折射率等指标,则是指每一类珠宝玉石都有其对应的折射率、密度、放大检查、红外光谱等数据。

首饰印记一项或几项检测数据与技术指标不符合,即该件商品与其所标识的名称不符。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经营户以价值较低的品种冒充价值高的珠宝玉石品种。

提醒

消费者购买珠宝首饰时应注意:

1.选择信誉好的大型商场。

2.根据要购买的商品具体种类,事先仔细了解商品的相关资料。

3.索取合法有效的购货凭证和商品的检验证书。

4.仔细检查珠宝玉石的镶嵌状况,如有松动应及时要求销售者重新进行加固,以免发生脱落。

此外,买到不合格珠宝产品可拨打12315投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