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一般价值不菲、做工精美。大大小小的珠宝店坐落在繁华的街头巷角、熙攘的商厦超市。然而,揭开这层奢华的“面纱”,合肥珠宝经营市场又有着怎样的“悲喜”?安徽省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商会秘书长贾平给出了他的观点。
钻石“惨淡”
什么时候才会买钻石?恐怕大多数人只会想到结婚时要买的钻戒。一般而言,钻石的市场窄、商家多。贾平说,相较黄金、玉石,在消费者看来,钻石只有大小和色泽的区分,所以各种品牌之间差别显得不是很大。这也就造成了市场上钻石品牌众多,而有限的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商家经营十分“吃力”。
黄金“滋润”
老凤祥、老庙、亚一、中国黄金,这是合肥市场上的四大黄金品牌。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和“涨”声一片的市场行情,使这些知名品牌扎堆合肥。而如同麦当劳和肯德基紧挨式的选址模式,商家们总是相互“捧场”,“追着”开店,把整个合肥黄金市场给“托”起来。
玉石“活跃”
“一个玉镯可以值几千万、五年前一万块钱的玉器现在可以卖到六万……”玉石如此“抢手”,这里面的原因何在?贾平解释,“玉石是一种稀缺资源。它的拓展性很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种类,光泽度、雕工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而且,不像钻石普遍被接受,玉石大多被东南亚地区所青睐。对于同一块玉,每个人的喜爱程度也不一样,对其价值的判断也有自身的标准。”
“取经”契机
贾平认为,珠宝首饰属于奢侈品行列,在合肥的消费面相对较窄,关注度也比较低。昂贵的商铺租金、较为低迷的购买市场、繁多的中小品牌,使珠宝市场“高山打鼓、名声在外”,面临相对尴尬的境地。
“这次是合肥首次举办珠宝展,与北京、深圳、上海珠宝展的成熟相比,我们还属于尝试阶段。除了向市民展示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也为合肥珠宝行业提供了一个向外界学习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