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选购指导 » 正文

珠宝真假难辨以次充好 谨慎选购4项注意(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6   浏览次数:356
核心提示:选购珠宝要谨慎  股市持续低迷,楼市前途未卜,不少市民觉得买些黄金饰品、翡翠玉石起码有保值的作用。但消费者对于这些价格不

选购珠宝要谨慎

  股市持续低迷,楼市前途未卜,不少市民觉得买些黄金饰品、翡翠玉石起码有保值的作用。但消费者对于这些价格不菲的商品往往很难识别真伪,时有发生消费者买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鱼目混珠商品的情况。因此,南宁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发出第3号消费提示 ,提醒广大消费者: 谨慎选购珠宝玉器饰品。

  珠宝真假难辨以次充好

  石英岩冒充翡翠,劣质玉石冒充和田玉,翡翠B货冒充A货……珠宝玉器品质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市场上往往真假难辨。一般消费者由于知识不足,经验不够,购买此类商品时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

  赵女士在某翡翠专卖店看中了一只名为“缅甸翡翠”的玉手镯,商家当时介绍称是天然A货,售价3000元。赵女士购买后,为了确认品质,将该手镯送到相关检测部门检测。结果令她大吃一惊,所谓的缅甸天然翡翠,实际是经漂白、充填处理过的翡翠,俗称B货。

  业内人士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石英岩与部分红翡、黄翡,外观极为相似,单凭肉眼难以分辨,内部构造则完全不同,价格相差也可能超过1000倍还不止。普通玉石与和田玉,翡翠B货与A货也是一样。

  在区市质监部门举办的某次活动现场,记者亲眼看见为市民提供免费检测服务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人员当场检测出一位市民买了半年多的“和田玉”,其实是石英岩。

  “专业技术人员仅凭观感都难以准确判断,更不用说普通的消费者。”检测人员表示,一些消费者不经检测就仓促购买珠宝玉石产品,风险很大。尤其是在分散式经营的珠宝市场乃至小型珠宝门店,珠宝商品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缺乏经验的消费者购买时更是难免被骗。

  珠宝投诉集中在七方面

  记者在工商部门了解到,消费者投诉较集中的是以下七方面: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例如在著名珠宝品牌的柜台掺杂销售一些其他牌子的珠宝等;2.用低档珠宝玉石冒充高档珠宝玉石,以次充好,尤其突出的是翡翠,很多消费者投诉商家以注色翡翠冒充天然翡翠;3.虚假宣传珠宝的产地、工艺等;4.标识不规范,通过一些不正确的名称、简称等误导消费者;5.珠宝计量不足;6.一些商场进行有奖销售、凭小票抽奖等活动时,以劣质珠宝当奖品;7.售后服务方面,宝石脱落、断裂等情况商家无法及时提供售后服务。

  谨慎选购珠宝玉器饰品

  “货比三家总是好的,买到好的珠宝是真的保值,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双慧眼。”南宁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发出第3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 谨慎选购珠宝玉器饰品。

  一、选购前应先了解一些珠宝玉器商品的常识,掌握一些简单识别技巧,有条件的可请专业人士一同选购。

  二、注意查看商品有无厂名、厂址、标识、产地、商标、名称等,不要被促销人员夸大其词的口头宣传所迷惑。

  三、不要盲目冲动、贪图便宜,尽量选择在大型商场的珠宝专柜及正规专营店内购买。

  四、注意查看是否有法定权威机构出具的单件商品鉴定证书,同时记得要向商家索取购物凭证,凭证上要注明所购饰品的详细名称 (包括质地、种类、成色等),以备售后服务及维权时使用。

  本报记者陈媚 通讯员陈敏 熊志娟 (来源:南宁日报)
 
 
[ 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