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名称:金刚石 化学成分:C 成分细分:C≈99.95% N<0.2% B H Si Ca Mg Ti C 微量 硬度:莫氏10 比重:3.521 g/cm2 折射率:2.417 (均质体) 色散:0.044 常见晶形:等轴晶系有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 解理:沿{111}面解理中等,沿{110}面解理不完全。 颜色:以开普系列为主其它各色均有但十分罕见。 包体:橄榄石:一般为无色立方或八面体有时为浑圆体。 辉石:淡绿或翠绿色立方或八面体。 石榴石:紫红或橙红色。 云母: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等呈片状。 石墨:暗黑色呈片状或尘状。 石英:无色或灰褐色呈不规则粒状。 其它:有钛铁矿 金红石 蓝晶石 自然铁 锆石 闪石 长石 磁铁矿 方解石等 1981年Meyer还发现有红宝石包体。 荧光: LW:蓝白色为主其它颜色也有,合成钻石出现黄绿色。 SW:天然钻石基本上极弱,合成钻石为强黄绿色。 生成矿: 橄榄岩矿:地幔中生成品质较好。 榴辉岩矿:地表生成品质较差。 热导率:天然钻石极高但碳化硅和DF工艺材料两种材料在热导仪下也显示真钻数据. I 型: Ⅱ型: I 型紫外线:400-300nm透射 Ⅱ型紫外线:400-300nm不透射 I 型红外光谱:8000nm吸收 Ⅱ型红外光谱:8000nm不吸收 I 型含氮(N) Ⅱ型含硼(B) 3N为主要 基本不含N B<0.001% 也有2N及多N集合体 Ⅱb=导电 导电率与温度成正比。含B 蓝钻大多数是Ⅱb I分:Ia《 IaA IaB1 IaB2》及 Ib Ia=3N即发育成熟.可见光谱:415nm吸收 IaA=2N.红外光谱:1282nm吸收 IaB1=4N以上.红外光谱:1175nm吸收 IaB2=扁平状N集合体;红外光谱:1365吸收 Ib=1N即发育不成熟如合成钻石;红外光谱:1130nm吸收 Ia占天然钻石99%以上. Ib占天然钻石0.01% 颜色成因: A:包体致色。 B:晶格缺陷。 1:包体致色。 2:色心:天然辐射或人工辐射。 3:结构:沿{111}面塑变.褐色如澳大利亚出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