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网
客服电话:189731874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收藏投资 » 正文

涨势令人瞠目结舌 玉器收藏高收益下陷阱多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29   浏览次数:321

 

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成品,差不多95%是俄罗斯玉、加拿大玉、韩国玉和昆仑玉。郑州收藏专家马先生说,商家和鉴定机构执行新标准,而传统的和田玉概念还在影响着相当一部分购买者,这就导致了部分商家浑水摸鱼,打着“和田玉”的名号,隐瞒产地蒙骗消费者,牟取暴利。在专家看来,这些外来玉种的资源不具备稀缺性,升值空间终究十分有限。如果抱着投资、囤货、炒作的心态介入其中,成功的机会不大。

【鉴定证书并不万能】

玉器收藏其实考验藏者眼力

郑州市民孙小姐说,她收到一个朋友送的玉器,标价将近万元,还有某协会发的鉴定证书,这些证书可信吗?专家表示,市场繁荣的背后,玉器收藏也考验藏者的眼力和判断力。

对于满天飞的各种“鉴定证书”、“专家认证”,玉器专家宋建生表示,国家对珠宝玉石质量鉴定机构有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其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上需具备CMA、CAL、CNACL其中之一,尽管如此,但玉石在鉴定过程中往往存在误区,比如翡翠A货,权威机构也仅仅是证明材质天然,未经人工处理,但A货翡翠并不一定代表其有昂贵的价值和巨大的升值空间。

同样,和田玉的鉴定也非鉴定产地,而是鉴定其中主要成分透闪石的含量。材质优劣的判断,还是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据介绍,2010年可谓玉器丰收年,买家卖家皆大欢喜,藏者自然都希望自己的财富得到更多的增长,都希望玉器能够成为财富增长的阶梯,然而这种交易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专家提示收藏者,玉器价格的波动可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有一点是可以把握的,那就是应在玉文化正确理念基础上正确投资,而不应该盲目地捡漏式投机。

 

 
 
[ 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IDEX:四月,钻石价格继续上涨,印度疫情或将带动新一轮涨价 莱索托王国 Letšeng 矿区发现一颗254ct钻石原石
FCRF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彩钻价格指数:天然粉钻价格领涨 新加坡“Timeless Beauty”高级珠宝展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珠宝市场|珠宝资讯|网站地图| 知识百科|知道问答